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老人往生互助会隐忧 民代吁立法保本

议员黄守达呼吁市府正视问题,制定自治条例加强规范,以免问题一发生,市民的棺材恐本付之一炬。(黄守达议员服务处提供)
人气: 5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20年05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湾台中报导)彰化县议会“老人往生互助会”相关质询引风波,也暴露了往生互助会长期的社会隐忧。议员黄守达指出,台中市立案往生互助会有9个,过去也曾爆发不少争议,市府应正视问题,制定自治条例加强规范,以免问题一发生,市民的棺材恐本付之一炬。

黄守达指出,这些老人互助会类似保险,但没经过赔偿金额与死亡概率精算,随着长者凋零,发出的丧葬互助金额愈来愈多,最后就算负责人没跑路,也有可能倒闭;最后只能倒会清算财产,会员缴了几十万,只拿回均摊的几千元,棺材本全没了,这就是老人互助会的“道德风险”。

黄守达质疑,2013年中央订有事项处理原则,台中市9个团体立案也依规办理。但实际上仍有黑数,他问,市府有在追踪掌握吗?有无登记有管理上的差异吗?若真的出现问题,市府能帮什么忙?

黄守达表示,关于往生互助事项的个别稽查报告,除了雾峰老人会,另外8个团体都有缺失。目前台中市最大往生互助团体会员人数就有2万多人,就有五项缺失,市府却无法可管、可罚;在于法源不足、法制不全、督导不周。基于私法自治,就算最后问题发生,受害民众也只能循司法诉讼程序;2017年大里区台湾慈晖老人会就是一例。

黄守达指出,也是因为团体有立案,所以长辈很放心,契约可能也没看清楚就入会缴钱了。据说,有会员想中途退出、却一毛退费都拿不到,问契约也说没有,对老人毫无保障。他主张,市府应该制定自治条例,增加罚则、督促改正缺失、落实财务透明公开;并可设定定型化契约范本,一旦有问题也要建立退场与接管机制。

此外,老人互助会属于类似保险,存在道德风险,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保险法规范,他建议,自治条例可设置落日条款,逐步辅导互助会转型。

责任编辑:王愉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