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桃国课程飘稻香 打造新屋稻米八德埤塘课程

黑松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斌堂莅临桃园社子国小参与插秧活动。(桃园黑松教育基金会提供)
人气: 11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0年08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黑松教育基金会辅导桃园地区小学成功争取“台美生态学校”认证成绩亮眼,今年更进一步推广“黑松寻。耕课程计划”,积极发掘学校区域特色,协助建立在地“校本课程”,像是社子国小的“稻米文化”、大安国小的“埤塘文化”,让课程更贴近生活,进而发展成特色小学。

社子国小以“稻米文化”作为课程主题,让学生更了解家乡特色。
社子国小以“稻米文化”作为课程主题,让学生更了解家乡特色。(桃园黑松教育基金会提供)

黑松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斌堂5日到桃园社子国小参与插秧活动,与学生一起走入田间,亲身体验新屋特有的“稻米文化”,以实际行动支持学校,希望两年内协助学校完成充满家乡味的“校本课程”!

种稻达人社子国小家长会会长曾德波先生(左)与黑松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斌堂(右)分享插秧的技巧。
种稻达人社子国小家长会会长曾德波先生(左)与黑松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张斌堂(右)分享插秧的技巧。(桃园黑松教育基金会提供)

黑松教育基金会自2015年起,透过“绿+校园计划”,更成功辅导了20间桃园小学争取“台美生态学校”2面绿旗、12面银牌、19面铜牌的认证,其中伙伴学校八德区大安国小更荣获桃园地区首面绿旗,表现十分亮眼!为延续学校环境教育,基金会今年进一步推广“黑松寻。耕课程计划”,希望协助各校发展成为环境教育特色小学,目前已辅导两所荣获“台美生态学校”绿旗的社子国小及大安国小,参与“黑松寻。耕课程计划”。

2019课纲强调各校应因地制宜,结合“部定课程”与“校订课程”,发展“校本课程”,进行素养导向的教学,黑松教育基金会已协助伙伴学校社子国小及大安国小组成“校本课程”发展团队,透过专家辅导、课程设计建议、执行经费补助等,希望在两年内帮助学校完成“校本课程”制定。

新屋一直是台湾北部重要的水稻产地,有着“水乡米都”之称,新屋区的社子国小,以“稻米文化”作为课程设计主题,除让学生更了解家乡特色外,也更能体会家中务农家长,耕种的辛劳,让彼此关系更紧密。张斌堂与学生一起走入田间,亲身体验新屋特有的“稻米文化”。在新屋社区种稻达人(社子国小家长会会长)曾德波先生的带领下,也让这堂充满稻香的课程,更具学习价值。

张斌堂表示:“2013年我们成立基金会,透过各项计划协助学校发展环境教育,落实绿色环保、关爱地球。我们一直希望能成为学校的力量,搭起一座桥梁,将教育与土地连结,陪伴老师带着孩子了解在地特色,认同自己所生长的家乡。当环境变好,人就有机会留下,甚至吸引人潮,最终带动整个地方社区的发展,社会才能够共荣、永续!我相信教育的力量,能为台湾这片土地带来更多的改变。”◇

责任编辑:昌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