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移民他国数量大增 升中人数五年来首跌

人气 707

【大纪元2021年07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吴宓辰、张晓慧报导)升中派位结果会在今日(7月6日)公布。香港教育局昨日(5日)公布,本年度全港共有52,055名学生参与中学派位,比去年少2,000多人。自行分配学位及统一派位阶段,92%学生获派首三志愿,较去年高2个百分点;81%学生获派首志愿,较去年高4个百分点。

满意度创14年新高

获自行分配学位的学生当中,65%学生获派首志愿学校。透过统一派位阶段获派学位的学生当中,87%学生获派首三个志愿学校,67%学生获派首志愿学校。

翻查往年数据,参与升中派位的人数在2016年以来每年上升,今年是5年来首次下降。由于竞争降低,今年升中派位整体满意度创下14年新高。

教育局提醒参与派位的小六学生,今日必须返回就读小学领取“派位证”及“入学注册证”,并于本周四及周五(8日及9日)前往获派中学注册。如家长在填写选校表格时已填写手提电话号码,今日也会收到电话短讯得知派位结果。

七一前夕香港爆逃难潮 忧“走不了”机场 分离场面悲欢
2021年6月30日,中共即将在7月1日迎来百年党庆,同时也是香港回归纪念日。民众忧心中共打压力道继续加强,不少人赶在回归日前离开香港。香港国际机场晚上有大批港人离港,现场分离场景悲欢。(宋碧龙/大纪元)

有学校超过50学生移民

今年7月1日前,机场离境前往英国的人数大增,不少家长带着孩子移民英国。教育局局长杨润雄7月3日在访问中承认,有校长反映今年师生流失情况特别严重,准确数字要待9月开学点算师生人数后才能得知。

教协今年5月对本港180多间中、小学进行调查,包括130间小学及53间中学。结果显示,全部受访小学及接近95%的中学表示,有学生已经或计划在本学年退学。约70%的小学退学人数为1至20人,另近30%多于21人退学,更有3间小学多于50人退学。退学原因大多数是移民离港或到海外升学,亦有跨境生选择留在大陆读书等原因。

受退学潮影响,连不少传统名校也都出现空位,拔萃男书院、圣保罗书院、英华书院等多间直资名校,几月前已登出广告招收插班生。一间香港传统名校的中二生家长吴女士向本报透露,该校中二原本一个36人的班级,现在仅剩下20多人。中一其中一个班一学期也有5人退学。

教育成最大港人移民动力

升中学生人数下降,最大原因是学生移民。不少家长担心香港教育“变色”,担心小朋友日后生活在无自由的地方,而最近局势的急遽变化,也加强了远走他方的决心。

专业人士背景的周女士一家,刚刚带着小朋友移民到英国。周女士对本报表示,一家人好长时间都生活在香港,对香港过去的制度、生活习惯很认同。然而,现在好多事令他们觉得好奇怪,所以决定离开,“其实见到香港的情况越来越差,事情越来越离谱,越来越不make sense,不可以用常理去解释,也都不可以用逻辑去推断。”

“身边朋友都想走”

周女士表示,她特别注重子女教育,教育是移民的最大动力。她说:“国安法的推行一直蔓延到学校,我们觉得对小朋友洗脑的情况将会好严重,也都不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应对,也都觉得身心灵好无奈。在这种情况之下,子女的教育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想离开。”

除了周女士一家移民英国,她身边有好多朋友,特别是孩子读中学或者小学的人,大家都在想怎样可以离开。大概有5个她熟悉的家庭准备或者已经离开了。

她的一名同事有一个4岁的小孩,爸爸工作,妈妈全职育儿,他们都有好大决心要走,爸爸已经辞工,打点家里的事,要过去英国。目前他们都没有找工作,去到那边从头开始。他们移民主要考虑的也是小朋友。

“他们其实斩断好多东西,连根拔起,离开香港。”周女士说,好多这些香港家庭都好想保留下香港本身的价值,不想为了赚钱,在一个扭曲的社会里继续生活下去。有些家长也好挣扎要不要离开,因为始终香港是他们的根。

目前多国都对港人移民实施优惠政策,如果决定要离开,香港人有很多选择,可以去澳洲、英国、加拿大等等。周女士说:“香港人最实际,都会计条数,怎样对小朋友的福利最大。”透过BNO签证移居英国的孩子,住满5年后可以申请永居身份,读大学的学费会比国际学生低很多。因此如果家庭有11、12岁的孩子,可能急需要走。

子女不舍香港 需家长安抚

教育界的Mandy育有一子一女,儿子读中二,女儿读小六。Mandy说,移民是因为对本地教育失去信心,“香港教育其实一直都是英国教育制度演变过来的,正反两面都可以接触到,而现在教学只能一面倒,这种情况近几年更为明显。”

一直有在前线教学的Mandy深有感触。她说,从2012年推行国民教育开始,到2014年雨伞运动,当时还没有明文规定老师跟学生可以讲什么,不可以讲什么,但是老师们已经感觉到压抑,并且这个趋势越来越厉害。老师讲话越来越小心,课堂里失去了可以讨论的空间。她担心孩子被中共洗脑,独立思考的能力会越来越弱。

Mandy说:“我可以控制自己怎样去教学生,但是我没办法去控制其他老师,在这种压力下怎样去教育我的孩子。”随着香港气氛越来越严峻,Mandy也担心孩子在这种成长环境下不会很健康,所以就决定离开香港。

Mandy说,孩子其实也不想走,因为不想跟朋友和同学分开,也担心去到新的环境会否不适应。对此,家长要下一番功夫安抚,避免他们受到伤害,“毕竟他们还是孩子,对有些政治的事情还不明白,但是随着其他同学也相继决定离开,因为自己不是唯一一个要走的,所以孩子也就很好接受了”。

Mandy一家去到英国后,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因为英国是按照年龄安排年级,因此原本在香港念小学六年级的女儿,可以跳一级去读中学一年级,Mandy说因为女儿英文很好,所以对她来说没有太大难度。

津校教师:对行业失去信心

除了学生退学之外,今年也有很多教师离职。教协5月初公布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香港1,178名中学、小学、幼稚园及特殊学校的教师及校长中,约有四成受访者(474人)有意离开香港教育界,其中71.1%指离开主因是“政治压力增加”。

在津贴中学任教的黄老师表示,他所在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草根阶层,据他所知尚未有人移民,而移民的老师则有3人,有移民去英国,也有移民去加拿大。这3位老师都已经任教超过10年。另外正在考虑移民的老师大概有10人左右,私底下会讨论到移民。

黄老师表示,老师移民的原因大多是在“国安法”之后,对行业失去信心,因为很多内容都不可以再教。

已移民教师:穿衣颜色也犯忌

曾任职小学主任的李老师在“反送中”运动爆发前夕离港赴英,她提到,从“反国教”开始,香港老师的自由言论空间已明显被收紧。身处管理层,她当时已经感觉到气氛越来越不对劲了,“反送中之前已经看到 It’s coming,但没有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李老师透露,身边的同行朋友最近亦都在讨论要离开,其中一个朋友任职的学校,在5月31日当天,就有一半老师递信辞职。李老师解释说,依照行规,如果老师要离职,需要在8月31日该学年完结前3个月通知学校,5月31日正好是deadline,因此很多老师应该一早就计划好要走,只是打算过了毕业礼,才公开让学生们知道。

李老师说,近年来学校校长等高层,时常会提醒老师说话要小心,老师因此不敢说话,心中都有不满,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此外,一些压力也来自比较亲共的家长,老师由于害怕会被投诉,甚至在给学生布置做剪报的功课时,挑选的新闻、讨论的题材也都要很小心。

学校成国安“关注重点”

李老师还提到,有几名仍在香港任教的小学和中学老师同时跟她说,有时会有着便衣的国安,在学校升旗礼上观察老师。其中一名老师说,她当天碰巧穿了黑色的裙子和衣服,马上被便衣国安叫入房间问话。也有另一名老师说,所在学校的校长比较好,在前一日有提醒老师们:“明天穿得鲜艳些,要有国安来观察我们。”另外,几位老师还对李老师说,教师也要被逼接受“国安教育”,如同被洗脑一样,十分难受。

李老师指出,这种情况已经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学校内的“白色恐怖”和“笃灰”文化,令老师们的不满累积,只是不少老师为了生计一直在忍耐,直到BNO签证政策出台,加之“港版国安法”生效后打压升级,令越来越多老师离开香港教育界。

暑假可能有更多人离港

有教育工作者估计,7月学校放假之后,将会有更多人离开香港。本港不少市民在海外有家人及海外联系,如果疫情情况许可,不少人希望趁暑假期间带小朋友前往它国“熟悉环境”,也有可能在9月选择留下。

目前除英国和加拿大之外,其它欧美国家尚未启动专门对香港的移民计划。有移民专家估计,未来两年,可能有更多西方国家推出针对港人移民的政策,或有更多人选择移民。如果真的如此,未来两年香港学校竞争或将持续降低。◇

责任编辑:邵亦

相关新闻
7月起政府推出移民剥削保护工签
移民及留学生推动 今年首季加国人口增速快
为帮助受剥削的移民 新基金会在纽成立
香港移民潮进行中 英国与台湾是首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