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国家产学大师奖 首次出现人文领域获奖者

教育部18日公布2022年国家产学大师奖得主,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教授邱上嘉,是国家产学大师奖中首位“人文、设计、艺术领域”的获奖者。(教育部提供)
人气: 32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2年10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紫馨台湾台北报导)教育部18日公布国家产学大师奖得主,共有2位教师获得殊荣,分别为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教授胡石政(工程领域)、国立云林科技大学教授邱上嘉(人文、设计、艺术领域)。国家产学大师奖成立迄今已迈入第5年,邱上嘉是国家产学大师奖中,首次出现“人文、设计、艺术领域”的获奖者。

过去政府有奖励教学、研究卓越的奖项,却没有奖励推动产学合作的优秀教职员,为奖励技专校院教师从事产学合作及技术人才培育,并表扬成果足堪典范者,教育部自2018年起举办国家产学大师奖。

今年度的国家产学大师奖,由产官学界组成评选小组,分成“工程”、“电资”、“人文、设计、艺术”、“商管及民生”、“农业科学、生技及护理”等5个领域,严格审视被推荐人的产学合作计划、专利、技术移转等研究或研发成果,以及实务应用成果对产业贡献及产值提升等绩效,并着重对技职人才培育的投入,共选出2名得主。

邱上嘉是在“人文、设计、艺术领域”中5年来首次选出的得主,面对传统匠师技艺与人才大量流失及文化资产修复人员短缺的困境,他致力传统建筑设计、古迹保存与维护研究,致力“传统匠师”人才复育工作。

此外,邱上嘉同时清查传统工匠资料,探讨工匠核心能力,将传统技术工匠分为4大类(木作类、土水类、彩绘类、石作类),制定“传统技术修复工匠职能基准”,建立小木作技术工匠、大木作技术工匠、大木作技术与管理工匠等3级至5级职能基准,并经劳动部审查通过后正式公告,完成传统建筑工匠技术的国家级规范。

教育部指出,邱上嘉于2019年协助文化部文化资产园区规划成立“文资传匠工坊”,培育文化资产修复工匠,并同时结合技职教师深度研习,培育种籽师资以扎根教育,多元管道推动文化资产保存修复工作,并参与文化部与教育部相关产学合作计划金额逾1亿2,000万,带动教育部门在技职体系中建立理论与实务衔接的工作。

另一名国家产学大师奖的得主胡石政,则是长期投入“洁净室与高科技厂房设施”,研究涵盖自动化运输设备的污染控制及洁净室和厂房设施设计,与厂商共同开发高科技厂洁净室技术运作机制逾20年,近6年与30家厂商建立产学合作技术联盟,获台湾内外44项专利。

教育部说明,胡石政近年聚焦在“高阶半导体制造微染控制解决方案”,优化半导体制程设备,技术独步台湾内外。他推展的晶圆制程进程,已是高阶半导体厂标准。胡石政于10年间执行产学合作案138件,经费合计逾1亿元;任教23年期间,系统化培育台湾高科技厂房设施技术专业人才,指导硕士生112人、博士生8名,并已超过10年开设“洁净室技术短期训练课程”。

教育部表示,国家产学大师奖成立迄今已迈入第5年,期许技专教院教师持续从事产学合作,并传承专业技术,培育专业人才。◇

教育部18日公布2022年国家产学大师奖得主,国立台北科技大学教授胡石政是工程领域的获奖者。(教育部提供)

责任编辑:李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