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楼的小提琴家妻子质问:求医无门,为何?

整理:千百度

人气 504

【大纪元2022年04月17日讯】4月14日,刚过完71岁生日的上海小提琴家陈顺平,因腹痛无法就医,在经过了一整夜剧痛煎熬后,从顶楼跳下身亡!消息被网友曝光后,在朋友圈迅速刷屏,引发舆论高度关注。

事后,陈顺平的妻子发文,披露了丈夫去世发生的经过,并对上海的防疫提出了尖锐的质问。

她说,2022年4月13日晚上9点多,陈顺平腹部开始感觉不适,起初以为是晚饭吃多了过一会就好了,还用开赛路方便了一下。没想到逐渐开始疼痛,并越来越剧烈,还伴随呕吐(无腹泻)。她发现情况不对赶紧联系寻求帮助。他们先通过小区党委,再联系小区对接医院事务的同志,第一时间帮他们开到了出门证。

11:37分他们先打了110,110表示:让我们打120。

11:39分他们打了120,客服回复说:“需要排队。”她问:“需要等多久。”120回复:“不知道要多久,只能先排队。” 她激动了,问道:“那是不是只能在家等死?” 120回复:“我们也没办法,只能等。”就结束通话了。

11:41分120回电话表示,110也打电话联系了他们,可以派车,但还要排在2个人后面。他们表示可以。

终于等到了希望,大概在12点多120来了,带着他们到达同济医院总院(新村路),谁曾想医院是到了,但是连急诊的门口都没能进得去,门口护士以生硬的口气说:“我们不接诊,里面全是阳。” 她说:“我先生实在是痛的受不了了。”护士打了个电话请示了一下领导,回复她领导说不接。她看着急症室里面人头攒动的景象,问护士:“你们这里面不是有病人,怎么就不接我们看病。”护士还是说:“这里面的人都是阳,不接。”

“我们能理解义务人员的忙碌,能理解他们态度不好,可是为什么不治疗不救助我们?就把我们拒之门外。”

看着同济医院进不去,他们只能坐着120再去找另外的医院,第二家找到的是“第十人民医院”,结果十院没开,120车里医生说:“你们这个病不致命,回家买这个匹维溴铵片(得舒特)吃。但是他们连什么病都不知道,半夜又能到哪里去买药。他们只能忍痛回家了。对同济医院的拒接表示非常愤怒和无奈。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能等明天白天再想办法找别的医院。

回家消毒、洗漱后,已将近凌晨3点多,她手机上查询着怎样能买到药,计划着明天白天哪些医院能开着。这期间,陈顺平剧烈的痛楚一直没有间断过,他推测自己是得了急性胰腺炎。就这样一个人忍受着剧痛,无法入睡,一会儿起来吐一下,一会起来吐一下。到早晨7点多,陈顺平说他不躺了,起床了,让她再睡一会,关了卧室门出去了。由于过于疲劳她睡着了。“我现在最懊悔的是我当时没有和他一起起床,也许也不会发生后面的事。”她说。

等到8点多她起床后,发现茶几上有2张纸条,心里不好的预感涌了上来,一个字都没看,赶紧在家里找了一圈没找到丈夫。这时,楼下响起来呼喊声“谁摔下楼了”,她顾不得多想赶紧下楼,结果看到地上躺着的是那张熟悉的面孔,血肉模糊的身体。她当即奔溃了,抱着丈夫呼喊谁能帮帮我。

等到120车来了,送到同济医院抢救室,医生告诉她抢救无效,2022年4月14日9:58分,陈顺平走了。

她和抢救室医生说:“我们凌晨来急诊的时候你们门口护士说不让我们进去,也不和我们说明情况,就说里面都是阳,不接。”

急诊医生说:“昨天晚上是有阳,但是消杀后还是接诊的”。

她说:“为什么来的时候,不详细解释,我们可以在外面等,那也不会发生悲剧。”

这时候,她已经完全无法思考了,怎么会变成了现在这样。她用最后的理智赶快通知子女,让他们来见父亲最后一面。这时候,警察和刑警也来了,后来儿子带着警察勘查了现场,得知陈顺平是从5至6楼走廊窗户一跃而下,他们想,他一定是疼到常人没法忍受的程度了,才会想到以这种方式结束。带着对疫情当下这社会的无情无能无奈,了断自己的生命。谁能明白他们那晚求医是多么的无助。

医院告诉他们,现在冷库冰箱都是满的,人没办法留在医院,你们要么自己带走遗体,要么只能联系殡仪馆过来把人带走,不是带去殡仪馆整理遗体,而是带走直接去火化,火化后也要等疫情解封才能去领取骨灰,没有第二选择。她只能匆忙回家整理丈夫生前买的新衣服给他穿上擦拭整理干净。下午15点多,殡仪馆的人来了,就这样在迫于无奈下他们一起送走了陈顺平。

回到家她才细看丈夫留下的2张遗属:

纸条1:“我要提前和亲人们们告别了,因为我实在忍受不了胰腺炎的痛苦!”

纸条2:“昨天晚上我突发疾病,联系120去了几家医院都因为疫情不接我治疗,我很无奈。回家后病情就暴露出来了,根据我的经验89不离10是得了胰腺炎,昨一晚没办法入睡,我自己估计生命快走到终点了。——陈顺平匆忙中立下字据2022年4月14日。”

她说,“我们夫妻一直与人为善,我丈夫是个开朗和善、风趣、对生活富有热情的人,他热爱艺术,喜欢拉小提琴,退休后一直在大众乐团演奏演出,每天伴着小提琴声,我们生活的非常美满。我退休后在同济分院每周都当志愿者,疫情发生后,更是当起了小区志愿者;我们两个就是这么普通但又积极向上生活的两个老人。我丈夫71岁,生前没有基础疾病,一直注意锻炼身体,13号晚上到底他生了什么病,是什么样的剧痛,什么样的绝望,让他走上了这条路。我们永远都不可能知道了。这个社会活生生的把一个最普通的病人必死了。医疗发达的现在,所有的医疗资源都运用在阳性病人和筛查上。那请问,我们这种普通居民就不是人了吗?求助受阻,求医无门,为何?为何?为何?”

责任编辑:高义

相关新闻
小提琴家曾宇谦 代言乐坛新星甄选
美欧驻华商界发声 对上海清零强烈不满
上海刻骨铭心的血泪文章《上海逝者》被封杀
袁斌:他们没有死于新冠,却因新冠而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