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采访】上海出怪招 “阴性”外地隔离

人气 5473

【大纪元2022年04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赵凤华、骆亚采访报导)中共坚持采“清零”政策,但疫情仍持续扩散。疫情严重的上海黄浦区出现罕见的“留阳转阴”隔离模式。有知情者披露,这是官方清零政策的数字游戏,学者担心,这种防疫模式恐蔓延整个上海。
听新闻:

powered by Sounder

(听更多请至“听纪元”平台)
中共官方通报称,4月19日上海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49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6407例。由于中共一贯隐瞒疫情,实际染疫情况尚待核实。

“阳性”居家隔离 “阴性”转运外地

据路透社4月17日报导,中共当局下令,上海4月20日前要实现“社会面清零”。

在疫情严重的上海黄浦区,当地政府4月19日出现罕见的“留阳转阴”隔离模式。

据网友上传的视频截图显示,4月19日,黄浦区平望居委会发出通知,要求平望区包括浙江中路、福州路、湖北路及广东路环形区域,核酸、抗原检测阴性者分批集中转到杭州隔离酒店。在杭州隔离7天后,接回上海再居家隔离7天。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国企人员:若转运出去后染疫 不算上海指标

大陆国企中层管理人员林先生4月20日对大纪元表示,这些被转运出去的阴性居民,如果在外地染疫,就不算上海的指标,算外地的。

“黄浦区并不全是商品房,有一批老房子,没有门卫,很容易中招。这批人出去,肯定有人是要产生问题的,如果他们去了浙江的话,那感染指标就不算上海的了。”他说,“中央对上海有要求,规定哪天内要清零,不再有新冠病毒(中共病毒),他们感染就算浙江的。而原来“阳”的人指标已经算掉了(统计过了)。”

林先生表示,黄浦区疫情严重,感染风险比较大。“黄浦区还在向上升。黄浦区(部分)住房条件差,门卫不是独立的,特别是里面很多人是借的房子,外地人借的,所以‘阳’起来很快,弄出来就是几十个人感染。”

林先生表示,假如楼栋内没有“阳性”病例,应该是二十几号就要解封了。“原来是说,一个小区内发现有一个阳性的话,就再封7天。现在的政策是按一个门栋算。但是开放后,是否能全上海跑,现在并没有确定。”

黄浦区居民:再封下去 人要崩溃了!

黄浦区居民李先生4月20日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不仅在老西门,整个黄浦区都在实施“留阳转阴”隔离模式。

李先生说:“这是根据这地区阳性的人多不多决定的。比如说,这小区是重灾区,但是阳性的人实在太多了,而且很多人不愿意去方舱,那就要阴性的人去杭州。”

李先生表示,如果再封下去,人要崩溃了。

“这次是很错乱的,老百姓都在骂。再封下去,民生全部垮光了。现在究竟哪一天解封没有人知道,各种各样的传说。现在人都要崩溃了,哪来的良好心态?我妈87岁了,跟我在一起生活,便秘已经六天了,我急都急死了。”他说。

学者:把市民赶出上海 清零下的数字游戏

《北京之春》杂志主编陈维健4月20日对记者表示,上海实施的“留阳转阴”隔离模式,是中共清零政策下,官员玩弄的数字游戏。

陈维健说:“现在中央要求上海在20日就要实现社会面清零。现在上海疫情感染的人数还是在高位上,你马上要清零的话,当然是不科学的嘛!

“但是中共有它的办法,一个是虚报数字,还有一个就是把这些人转移出去,不在上海了,那么就社会面动态清零了。所以说,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动态清零理解为,就是把那些阳性也好,非阳性也好的人,赶出上海!”

陈维健担心“留阳转阴”隔离模式恐蔓延整个上海。他说:“这个情况也会延续到其它的区,会延续到整个上海。因为中央已经对上海有要求了,而且要准备上海解封,也准备恢复生产。

“因为一个月下来,上海经济上已经承担不下了,有统计已经是4300亿的代价,整个上海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了,再下去真的是要民反了。中共也不得不考虑解封。

“那么解封,因为你这个阳性人数还是这么高,怎么解封呢?就是说,要么一个虚报,还有一个,就是把很多阳性的人送出上海。

“所以,现在不仅仅是黄浦区,我估计接下来的这一周,上海其它地区都会向黄浦区学习,把那些阳性的或者在感染区比较厉害的阴性的人,也送出上海,来实现中央的命令,社会的动态的清零。”

陈维健指出,数字造假是中共的一贯做法。

他说:“共产党历来是掩耳盗铃的,他从来都是如此的。他的数字从来都是不准确的。上海的死亡人数两天前才宣布只有3个人,而且都是差不多八十岁以上、九十岁以上的人。这个怎么可能呢?因为他可以这样计算,也可以那样计算,那个阳性的病人死了以后,放在其它病理上。那么这个数字,对于中共来说,就是它需要多少就多少,它需要零就是零。”

责任编辑:林琮文#

 

相关新闻
【翻墙必看】官媒罕见起底连花清瘟
郝平:上海硬清零李强软着陆 江派余党面临出清?
【横河观点】上海清零大限将至 疯狂乱象频现
【翻墙必看】中共杀人诛心 上海现外逃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