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烂尾楼业主停供:核心诉求是楼盘尽快完工

人气 1827

【大纪元2022年07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综合报导)大陆多个省市烂尾楼盘业主联合强制停缴贷款事件引发热议。受访业主表示,停止还贷不是业主的核心诉求,而是无奈之举,他们的核心诉求是让楼盘建设尽快完工。

日前,包括河南郑州、湖北武汉、江西南昌、湖南长沙、山西太原、陕西西安等多个城市停工或烂尾楼盘的业主发布停贷告知书。开发商涉及恒大、新力、绿地、融创、康桥、鑫苑、蓝光、正商、美好置业等。

克而瑞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7月13日,业主发布的强制停贷楼盘个数已达106个。

《第一财经》14日报导,目前,网络上流传出来的断供项目已达约150个,覆盖约20个省份、近70个市(区)。烂尾项目集中在二三四线城市,但深圳、上海、苏州、武汉、南京等一线或强二线城市个别楼盘也出现联名断供。

《证券时报》7月14日报导,从受访业主的情况看,烂尾楼业主虽知发布强制停贷告知书可能无法解决自身的实际债务负担,但这也是走投无路之举。

武汉恒大时代新城一业主张横(化名)透露,该小区2019年下半年开盘预售,彼时约定2022年3月开始陆续交房,6月底全部交房。目前小区业主有近6000户。该业主房产所在的单元楼去年年中就已封顶,但直至今年5月底进展仍是如此。去年10月以来业主就集体向住建局、信访办等有关部门交涉多次,至今并无明显实质性进展。

该小区另一业主吴天(化名)表示,该楼盘地处武汉郊区,买房的人群中,刚需居多,一些业主老家在湖北,人在外地打工。去年以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一些业主丢了工作、收入下降,实在无力支撑还贷压力。此前也跟银行交涉过,有些银行给出的答复是没有收到相关通知就仍需按时偿还贷款。

“我是卖了之前住的房子凑了首付,为了买这里的房子,向银行申请了按揭贷和装修贷,一个月还款要将近7000元,现在我无房可住要租房,每个月租金1500元,负担很重。在业主中,像向我这种既要支付房租,又要还房贷,还拿不到房子的人很多。”吴天称。

多位业主表示,强制停贷只是穷尽各种办法后的无奈之举,业主停贷并非不偿还银行贷款,而是要等到交房后再开始偿还贷款。业主的核心诉求是让楼盘建设尽快完工,但此前与有关政府部门交涉近一年,楼盘进度并无明显实质性进展。

据报导,多地之所以会出现楼盘烂尾,核心仍在于部分开发商仍处在现金流危机中,无力给建筑商、供货商付款。

吴天透露,该楼盘是精装楼,他年初与装修商沟通时,对方还希望能先行垫钱把装修项目交付,期待恒大后续会给货款,但最近再次沟通则说不愿干了,越垫钱越亏。

报导说,综合采访烂尾楼业主、银行、房企等多方看,此次停贷风波是多方因素交织持续发酵的结果。

从网传多地停贷告知书来看,房企预售资金看似是此次风波的“导火索”——业主或是指责楼盘主体结构未封顶银行就发放按揭贷款,或是指责银行将按揭贷款违规划入非监管账户,或者批评银行未尽到预售资金监管义务。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预售资金监管不到位,会导致房企工程建设资金空缺,从而加剧烂尾问题。

受访人士表示,由于此次全国涉及停贷风波的烂尾楼业主多数是刚需,其中不少人在当前经济压力下面临失业、收入下降等困境,也确有偿债压力,建议财政部门和银行共同出力减轻受困个人偿债压力,但此举的前提是不能破环借贷还钱的银行商业化运行的根基。

克而瑞研究中心表示,从目前强制停贷楼盘个数逐日递增的态势来看,后续仍有稳步扩大趋势,理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且不论业主单方面的断供行为在法理上能否立住脚,单从事件造成的舆论恐慌和负面情绪持续蔓延的危害来看,很容易在短期内造成跟风效应,引起金融风险。

“第一财经”报导,从裁判文书网看到,2019年围绕西宁某楼盘交付问题的一份案件判决结果显示,因为开发商无法按期交付房屋,致使预售合同、借款合同、抵押合同解除,法院判定由开发商将收取的购房贷款本金及利息返还担保权人(贷款银行)和买受人(购房者),银行主张购房者与开发商共同继续还款的请求被驳回。

这也意味着,在开发商普遍面临资金压力的情况下,如果购房者持续“断供”,银行依然面临较高风险。

《证券时报》7月13日以“谨防烂尾楼盘停供风险扩散”为题发表评论文章表示,烂尾楼预售屋主集体决定停止还贷,引起不少烂尾楼屋主仿效。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使屋主、房企、银行同受伤害。

文章称,整个中国房市也是受害者,在危机持续下,买房者将更加谨慎。至于金融机构,尽管有房产做抵押,但无法交屋的房产只能成为坏帐。当坏帐增加,便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责任编辑:林琮文#

相关新闻
烂尾楼蔓延中国 集体停贷项目逾百个
【名家专栏】中国是科学超级大国吗?
美国连出重拳 人口贩运报告首提活摘信息
青岛一企业获利591元 被罚1800万元惹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