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湾天然染文化意象 纤博馆缤纷开展

台湾天然染色文化意象展,对于颜色的描述,都是以大家熟知、可接触的生活色彩作为范例,进而凝聚成一种文化脉络里的共识。(邓玫玲/大纪元)
人气: 74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2年08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邓玫玲台湾台中报导)西瓜红、豆沙红、香蕉黄…对颜色的联想与定义,与日常生活及文化脉络息息相关。台中市纤维工艺博物馆的“交响与共鸣:台湾天然染色文化意象”特展于8月13日开幕,为全国首度将染色与在地文化进行连结,并加入24节气等多项元素,建构出独特的色彩文化意象,展期自即日起至9月18日止,欢迎民众一起来看见万紫千红的缤纷台湾!

文化局表示,日常生活中对于颜色的描述,都是以大家熟知、可接触的生活色彩作为范例,进而凝聚成一种文化脉络里的共识,例如稻绿、湖水绿、油菜花黄、茄子紫、芋头紫、水泥灰、鸽子灰等,不仅是以实物来让人联想色彩的种类与差异,也让人能推敲出与农业的深厚渊源。

策展人陈景林表示,天然染的染料种类有矿物、植物、动物等,而植物染料的种类最多,多达数百种,分别存在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不同的部位,矿物染料则取自岩石、泥土,动物染料较少以紫胶虫、胭脂虫为主。在展览中特别加入立春、惊蛰、清明、谷雨等24节气的色彩关联及组合配色,探讨台湾独特环境下产生的色彩文化,并建构台湾天然染色的美学意象。

陈景林展出的“山溪暮色”,是以亚麻布蓝染成的作品。(邓玫玲/大纪元)
台湾天然染色文化意象展,现场展出以天然染料染制而成的各种服饰。(邓玫玲/大纪元)

陈景林说明,“交响与共鸣”的策展理念是“色彩的交响.情感的共鸣”,是将对于色彩的共同记忆构筑出专属台湾的色彩文化意象,进而成为台湾发展染色工艺的重要资料库,这次将百余坪展区分成“主题意象”、“色系演绎”、“节气风情”、“染缬应用”四展区,透过介绍、分类,解析与应用的不同面向,凸显台湾常见的经典色,加上24节气的色彩组合,让展区更显缤纷多样,提供台湾染色工艺界更多运用题材,提升染色工艺水平,并且让色彩的使用具有天然、环保的特性,让人类与环境都能和平共存、永续发展。

纤维工艺博物馆表示,“交响与共鸣:台湾天然染色文化意象”自即日起开展,馆内同时还有“纤维工艺的生活时尚”常设展、“0与1的奥秘-当代提花织物探索”、装置艺术“光影织间”及户外纤维植物区“绿野纤踪”等精彩展出,欢迎民众免费入馆观赏,相关活动讯息可至纤博馆官网(https://reurl.cc/Wkey95)或脸书(https://reurl.cc/LpvVGx)查询。

责任编辑:陈玟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