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都行动纲领:2027年或之前启动收地

人气 8

【大纪元2023年10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瑛瑜香港综合报导)发展局30日公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提到新发展土地可提供超过50万个新住宅单位,并提出在2027年或之前,启动所有主要发展项目的收地程序,2032年或之前平整四成的新发展土地,并落成四成的新增单位,是未来房屋供应重镇。政府预计,北都在未来5至10年将渐见雏形,并在20年内大致完成。

发展局局长甯汉豪称,行动纲领列出未来3年的发展重点,及10年发展的里程碑,成为“关键绩效指标”,予公众监察政府的工作进度及成效。

被问到将横跨20年的北都项目,如何确保不走样,发展局局长甯汉豪称,在香港缺乏土地下,将来北都贡献3,000公顷,当中1,400公顷属于10年间出现的“熟地”,即是陆续要开始工程,实行时会调校细节,但大方向非常认真。

建造成本方面,甯汉豪指收地分5年,会因应每年工务工程开支部署,有信心未来5年收700公顷,能够处理到赔偿资金。此外,政府宣布成立大型项目融资办公室,研究融资组合,相信若部署得好,可处理好现金流问题。此外,她指出可以探讨铁路沿线的物业发展。

在批地方面,政府称会用多元模式,包括直接批地予政府想引进的企业。

被问到地价、楼价下跌,会否影响现金流及“流标”等,甯汉豪声称,首批进入北都经济发展用地的“有心人”预计都是观乎长远的经济发展,“如果他们对这方面有信心的话,自然按他们因应的策略出价”,不会担心因“流标”而不推出土地。

北都湿地保育公园缩水? 黄淑娴称目标为本

至于绿化地带及湿地保护,新一份纲领少有提及,甯汉豪回应纲领发布之后会时不时更新,湿地缓冲区及保育区各自涉及1,000公顷,并非法定规划图则的地带描述,而是行政指引,为方便业权人申请发展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环境及生态局副局长黄淑娴称,北都湿地保育公园要分期建设,日后会适时交代。三宝树的湿地公园先行是基于其近米埔,及现有的生态补偿湿地,另外新田科技城发展影响渔业及生态,政府希望湿地生态功能“零损失”。

被问到相关保育用地面积是否少于之前的2,000公顷,要牺牲面积以达到政府的“积极保育政策”,黄淑娴回应称没有说过,不过称“不是只是看简单一个数字”,又说“虽然面积有点不同”,但最终如果在生态价值和保存生物多样性的效果做得更好,亦达到目标,例如合并小鱼塘为大水体。2024年上半年的可行性研究后,会提供更多资料。

分4大区域

北部都会区有3万公顷用地,由西至东分为“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创新科技地带”、“口岸商贸及产业区”和“蓝绿康乐旅游生态圈”。

行动纲领列出未来3年发展重点,包括元朗创新园附近,及洪水桥厦村多层现代产业大楼用地招标。厦村第二期土地平整及基础工设施工程展开,该区首批公营房屋,即专用安置屋邨居民入伙。

另外,当局建议将交椅洲人工岛项目计划的策略性铁路,向北延伸至洪水桥,并接驳规划中的港深西部铁路计划。@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港发展局近年收30公顷棕地 料未来再收200公顷
港发展局交代跃动港岛南进展
港涉夺命意外精进工程11.16起吊销资格证书
香港发展局:北都已走出“只讲房屋供应年代”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