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财政困难精简机构 数千人恐丢铁饭碗

人气 5635

【大纪元2023年02月21日讯】新冠病毒(中共病毒)疫情爆发以来,中共长时间坚持清零封控政策,重创经济,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山大。山西省已经开始推动“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大比例精简机构,六个县缩减编制逾1000个单位,数千人恐丢铁饭碗。

中共地方政府因长时间追求动态清零、大规模核酸检测等,导致财政入不敷出。“澎湃新闻”18日报导,山西省15万人口以下的人口小县数量较多,普遍存在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失衡、人浮于事等突出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山西省推动6个试点县进行“人口小县”机构改革,构建小县行政管理体制。

近日数个县透露具体党政机构、事业单位精简比例以及领导职数的核减情况。

其中长治市黎城县公布,改革后党政机构减少31%、事业单位减少76%,全县科级领导职数核减134名。

忻州市河曲县、临汾市浮山县的党政部门分别从36个、35个整合成22个,平均精简38%。

这两个试点县事业机构实行限额管理,除学校、医院外,直营事业机构人数从179、186个缩减到40个,平均精简78%;事业编制分别由1944名、1964名精简为970名、659名,平均精简58%。

党政群机关科级领导职数总量则分别由改革前的151名、154名均精简为128名,平均精简16%。

六个县缩减编制超过1000个,事业机构缩减率达七成,数千人将被下岗或转岗。

自由亚洲电台21日报导,河北时事评论者毕鑫表示,山西省缩小党政机构编制的都是人口小县,人浮于事的现象非常严重,更重要的是人少的县政府,财政收入也相应减少。

毕鑫说,但如果每个县精简1000人,如何安置他们又会带来问题,包括社会稳定问题,“体制如果不变,再怎么精简都没用。只会是增大反弹的力度,可能成为编制外人员”。

山西媒体人李思海认为,山西的问题也是中国当下各地政府普遍面临的难题,这些问题与中国国内外的环境有关。

李思海说,以前地方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卖地收入,而且过往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友好。现在与西方慢慢脱钩,甚至与美国成为战略竞争者,而且这几年疫情防控追求动态清零,以及打压房地产行业,政府要卖地也很难,所以地方政府相对比较缺钱。这对经济的影响很大,所以他们只能减少公务人员或事业编制人员。

报导指,中共所谓改革开放以来,党政系统曾经历多次大的机构精简,但机构越减越多。

据初步统计,一个县除了有县委县政府、政协人大,检察院、法院,还有发改委、科技局、规划局、文化局、广播局、新闻出版局、精神文明办公室及档案局等约160个机构;一个县有六至九个副县长职位,甚至有的是十多个。

有网民评论说,政府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是领导干部的亲朋好友,每天上班喝茶、看手机、聊微信,无所事事。必须精简机构。

此前,中国地方财政因防疫政策受严重影响,就曾传出要行政单位活化国有资产,包括变卖及出租房屋、土地、车辆等公有资产,要行政事业单位自己筹钱补贴收支。

责任编辑:方晓#

相关新闻
中共农业部长唐仁健被查 农业高官任上落马罕见
【名家专栏】中共全方位支持哈马斯
【新闻大家谈】赖清德就任 中俄搅事 美发警告
调查:今年大陆房价将下跌5% 销售下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