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调查:半数人有呼吸道病征也不检测

人气 46

【大纪元2024年04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张瑛瑜香港报导)病人医护权益协进会及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调查显示,逾半40岁或以上受访港人认为,新冠病毒(Covid-19、中共病毒)的威胁已变得很轻微,半数人有呼吸道病征也不检测。另外调查亦显示有长期病患的受访者,以为自己感染新冠及其它呼吸系统疾病风险低及影响微。两个团体呼吁保持防疫意识,政府及医管局应确保人手、医疗物资及各类药物存货足以应对突如其来的需求。

两个团体在今年2月13日至3月4日,调查303名40岁或以上港人。结果显示,85%受访者曾感染新冠肺炎,平均达1.5次,最近感染平均为11个月前。13%受访者或其亲友曾因此而入院。然而,56%受访者认为该病毒的威胁已变得很轻微,仅半数受访者有上呼吸道征状时会做检测。

医生:长期病患者轻视呼吸道传染病 令人担忧

另外48%有长期病患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未来半年感染Covid-19及流感机会很低,49%认为即使同时感染,病情也不会严重。

两个团体提醒,于过去2个月,已有逾400个新冠严重及死亡个案。病人医护权益协进会召集人、医生庞朝辉表示,香港的中老年人,特别是长期病患者轻视新冠及其它呼吸道传染病的威胁,情况令人担忧。

有研究发现,只要有1项长期病患,其新冠死亡风险已较没有长期病患人士大增50%。若同时感染新冠、流感或肺炎支原体,死亡率更增加达2倍。一项英国研究指出,同时感染新冠及流感,死亡率较只感染新冠病毒高1.3倍。另一美国研究显示,若同时感染新冠及肺炎支原体,住院患者的死亡率较只感染新冠肺炎高逾2倍。另有研究显示,53%感染后接受深切治疗的长者需使用呼吸机,其死亡率更高达97%。

新冠反扑 医生:大部分港人缺乏抗体

感染及传染病科专科医生林纬逊分析,不少人以为曾染疫便可免疫。但研究显示,变异病毒株自BA.1起的再次感染风险不断增加。

以感染后40周作界线,75%感染早期变种病毒株Alpha、Beta或Delta人士仍有保护力;但感染BA.1者则降至36%,感染BA.4或BA.5人士,再次感染风险更高。他指出,大部分港人于2022或2023年感染,当其时主要是BA.1或之后的病毒株,加上2022年之后甚少人接种疫苗,故大部分港人已缺乏抗体。

研究团队又指出,调查揭示港人依赖药物及政府,有44%受访者不担心长者家人或亲友受感染,认为有药可医。87%受访者认为政府应及早准备足够呼吸道病毒药物。有49%受访者认为,足够药物较疫苗(28%)及足够公立医院病房及医护人员(23%)更重要。

港同时面对流感及肺炎支原体夹击

林纬逊引述世界卫生组织数据称,全球新冠检测阳性比率近月增加、因新冠入院并需接受深切治疗比率,创过去一年新高。另外,随着JN.1取代XBB,成为本港最流行的变异病毒株,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显示,相对今年1月,最新新冠肺炎定点普通科门诊个案求诊率增加逾1倍。

此外,市民亦正面对流感及肺炎支原体夹击。过往冬季流感于冬季后完结,但卫生防护中心资料显示,现时本港流感整体活跃程度维持在高水平。林纬逊更表示,检测阳性比率持续上升的肺炎支原体不容忽视,可致持续发烧、甚至呼吸衰竭及肺外并发症。

吁市民保持防疫意识 政府应有充足及不同新冠药物
苏曜华建议,随医管局更新新冠治疗的指引,亦应及早为高危患者做好准备,不同药物均应有一定储存量,包括支援性药物、口服抗病毒药物及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物。

病人医护权益协进会及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呼吁市民及政府做好准备,市民特别是长者及长期病患者应保持防疫意识,例如有呼吸道病征时做检测及戴口罩、于人多地方戴口罩、保持良好的手部卫生、定期接种新冠、流感疫苗。

另外,他们认为政府应及早做好资源分配,安排医疗物资储备,特别是需留院及未能使用新冠口服药的患者,应及早处方新冠静脉注射抗病毒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及住院医疗成本。@

责任编辑:陈真

相关新闻
香港291人被指涉危害国安被捕 112人遭定罪
全港戏院日|30元戏票今午开抢
香港惩教:去年4,395宗“钉仓” 5年来新高
香港华丰大厦夺命火警 甯汉豪:重订执法优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