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内部整肃不断 三中全会前官员持续落马

人气 1456

【大纪元2024年06月20日讯】(大纪元专题部记者徐亦扬报导)在中共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当局持续整肃官员,连续多人落马,仅6月17日当天就有三名官员被“双开”。时政分析人士表示,中共每次在召开重要会议前必定会有所动作,以此作为杀手锏进行内部清算,中共的黑社会团伙性质从未改变。

6月17日,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集中通报了三名落马的中管干部被“双开”(即开除中共党籍和公职)的消息,包括中共新疆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李鹏新,黑龙江省原常务副省长王一新,以及河北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陈玉祥。

中共当局称,李鹏新“培植个人势力”,对中共“不忠诚、不老实”,卖官鬻爵,腐化堕落;贪婪无度,政商勾连等。

中共通报称,王一新结交政治骗子,对抗组织审查,隐瞒不报家庭房产情况,并涉及权色、钱色交易等问题。

关于陈玉祥,中共称他热衷于吃喝享乐,长期频繁接受宴请,违规接受旅游、健身等活动安排;干预和插手司法及执纪执法活动;甘于被“围猎”,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大搞权钱交易等。

6月16日,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称,卸任中共西藏党委书记职务不到三年的吴英杰被查。吴英杰在落马前已退居二线,担任中共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

吴英杰落马前最后一次出席公开活动是在6月7日。据中共央视《新闻联播》画面,当日吴英杰还陪同中共政治局常委王沪宁会见了访华的委内瑞拉外长。吴英杰的落马,使得中共十八大以来被查的曾任省级党委书记的高级官员增加到了12人。中共十八大以来,西藏已有六名高官落马,吴英杰是其中唯一的正省级高官。

特殊时期中共再提“团团伙伙”并敲打官员

6月17日,中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发布了中共《党纪处分条例》政治纪律修订重点内容。

文章声称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并要求官员在这一点上“绝不能有丝毫含糊和动摇”;还强调“不允许搞团团伙伙、帮帮派派”,并要求对此进行“严格防范”。

同一天,中共喉舌媒体央视网也发文将习近平近年警告党员干部的讲话做了一个汇总,并强调习近平警告党员干部勿碰中共“党纪”这一所谓的“高压线”。

有分析认为,根据中共的执政习惯,每逢重要时刻,中共领导人总是会通过官媒对党员干部进行敲打,而央视网的这篇文章显然也是如此。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从去年秋季罕见地延迟到今年7月,外界普遍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中共党内存在重大争议,习近平一直未能解决。

6月19日,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元华在接受大纪元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共每次在召开重要的会议前必定会有所动作。所谓的搞“团团伙伙”实际是官员站错了队、跟错了人。在中共官场,官员无帮无派是不可能晋升的。在中共的官僚体系中,互相争斗、利用收集的材料陷害对方是一种常态,一旦跟错了人,这一伙人就会被对方的一伙人整治。

旅美时政分析人士蓝述也对大纪元记者表示,习近平是在利用中共党组织的纪律对党内不同意见进行整肃。他分析道,习近平对中共的统治方式类似于斯大林式的统治,对党内不同意见进行整肃,方法就是利用所谓的党的纪律。但这种整肃尚未达到权斗的层面,因为权斗必须有一定的实力才可能发生,而目前中共党内几乎没有任何派系能够与习近平抗衡。

旅居加拿大的华裔女作家盛雪也告诉大纪元记者,在一些重要关头,中共党魁总是会以所谓的党纪法规作为杀手锏进行内部清算。纵观中共历史,它就是一个内部不断分化瓦解、残酷斗争到你死我活的过程,其黑社会团伙性质从未改变。

三中全会前 中共救楼市“三大招”备受质疑

中共官媒称,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主题将聚焦经济体制改革。面对经济持续下行和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局面,5月17日,中共国务院召开房地产工作视讯会议。当天,中共央行、金融监管机构接连推出“三大招”,配合中共副总理何立峰在会上所称的“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然而,市场对这些政策持怀疑态度。

这三个所谓“大招”包括:降低购房首付比。首套房的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二套房商贷最低首付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市场反馈认为,这一政策只是让购房者轻松“上车”,但变相增加了购房者的月供以及房贷总额,是需要与房贷利率综合考虑的“陷阱”。

第二招,降低房贷利率,包括下调购房公积金贷款的利率,以及取消商业房贷利率下限。市场人士认为,此次当局正式宣布取消购房贷款利率下限,此前已实施了下调或取消了购房贷款利率下限的城市,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并不大。对于此前未作调整的一线等楼市较强势的城市,有多少会跟进这一政策还有待观察。

第三招,中共当局释放直接收购住房库存的意图。何立峰称,商品房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可以合理价格收购部分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宅。随后,中共央行宣布,拟设立保障性房屋再贷款,规模3,000亿元(约合415亿美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4次。

然而,专家分析显示,中共当局欲救楼市,面临所需资金严重不足的现实。加拿大研究机构BCA Research首席新兴市场策略师布达葛扬(Arthur Budaghyan)认为,需要向陷入困境的中国房市至少注入5万亿元人民币(约6,910亿美元)资金,才能广泛对经济产生有意义的影响。而中共当局目前的财力值得怀疑,其3,000亿元人民币的再贷款计划无异于是“杯水车薪”。

美国资深中国投资策略专家、私人投资顾问Mike Sun早前对大纪元表示,北京推出的号称史上最强的三大招对提振楼市的作用有限。政府债务缠身,已拿不出钱,想去库存也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最关键的问题是,作为住房需求端的老百姓对未来经济普遍缺乏信心,购买意愿大幅度下降。

李元华认为,中共在三中全会前放出这些政策的目的是为了所谓的“稳定”,主要是安抚人心,让人们感觉房地产还未到瞬间崩盘的地步。然而,中共放出这些消息实际上表明市场状况已非常糟糕,许多地方政府负债累累,根本没有资金回购这些房产。

蓝述也认为,中共当局放出这些大招的目的并非刺激经济,而是要巩固中共的统治。他表示,中共政府低价回购那些商品房“可以作为福利房,解决一部分跟随中共、听从中共话的人的住房问题。其策略是通过利益拉拢一部分人,使这些人跟随中共。”

他还表示,中共当局目前的做法并非在拯救经济,而是在向私有资本开战。中共认为私有资本在中国已经壮大到直接威胁中共政治体制的地步,因此它正在做出选择——要么牺牲中国以私有市场经济为动力的经济,要么让这种经济不断壮大,但最终威胁中共的独裁统治,而习近平选择了延续中共的统治。

(记者宁芯对本文有贡献)

责任编辑:连书华#

相关新闻
中共三中全会前夕 唐山多名官员被查
张又侠罕见穿西装参加外事活动 引发关注
分析:中共三中全会前 中办发文泄露大问题
三中全会前要全党噤声 分析指中共岌岌可危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