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继续出土居延额济纳汉简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0月14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四日电)中国考古工作者对内蒙古额济纳旗汉代居延地区新出土的一批汉简已整理完毕,这是七十多年来当地挖掘的第三批汉简,目前累计发现的汉简数目多达三万多枚。

居延地区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额济纳河流域,南起甘肃省金塔县毛目,北至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苏古淖尔南端的宗间阿玛,全长两百五十公里,主要城址和重要遗存均位于额济纳河下游西至纳林河、东到居延泽的宽约六十公里范围之内。在这一区域内,目前发现有青铜时代遗址一处,不同时期城址十三座,墓葬区六处,汉代烽燧一百多座,西夏至元代庙宇、佛塔十多处,以及大片的屯田区和纵横曲折的河渠遗存等,是世界著名的考古遗迹之一。

新华社今天报导,从一九九八年开始,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拉善盟博物馆、额济纳旗文物所组成联合考古队,汇同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内蒙古额济纳旗汉代居延遗址内十三处古城和烽燧遗址,进行测量,并对其中部分遗址试掘,发现了五百多枚汉简。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谢桂华将新发现的额济纳汉简的学术价值,归结为四方面:

|从考古学上讲,额济纳汉简是继上世纪一九三0年代首次出土一万多枚居延汉简,一九七0年代出土近两万枚居延新简之后,居延汉简的第三次考古发现,对今后大规模进行居延考古奠定基础。

|从历史学上讲,额济纳汉简和前两批居延汉简一样,属于西汉中期到东汉早期的遗物,内容包括皇帝诏书、律令以及各类簿籍,涉及两汉政治、经济、军事、交通、民族关系、典章制度、社会生活等诸方面。尤其是王莽诏书残简和赦令册书的发现,对研究新莽王朝的有重要价值。

|从简牍学上讲,额济纳汉简形制上与前两批汉简基本相类,但也有许多新的发现,其中一件册书编绳完好,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简册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实物。

|从文献学上讲,额济纳汉简虽然绝大部分属于行政文书档案,但也有少量的字书、日书、医方、历谱等,特别珍贵的是发现了“田章”、“晏子”等典籍残简,可与传世版本校勘。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先后有许多海内外考古队到居延地区考古调查、发掘,出土了包括汉简在内的大量文物,引起关注。

相关新闻
中共三中全会讨论“现代化” 专家:骗人话术
中共为“警税作战中心”辩解 专家斥其撒谎
桂林官场被清洗 或涉赵乐际家族
日驻华使馆降半旗 向苏州离世中国女子致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