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李渡元代遗址破解中国白酒起源之谜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5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五日电)中国大陆考古学会会长徐蘋芳透露,从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来看,二00二年新发现的江西李渡遗址,是中国白酒的一个发源地,破解了人们一直探寻的中国白酒起源之谜。

新华社今天报导,李渡无形堂元代烧酒作坊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延续时间最长且最具鲜明地方特色的古代白酒,俗称烧酒作坊遗址。也是目前中国及至全世界证明元代蒸馏酒产生、发展,并在科技史上取得突破的最好的遗址。

李渡无形堂元代烧酒作坊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李渡镇,是江西李渡酒业公司在二00二年六月改建老厂无形堂生产车间时发现的。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后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元代(公元一二0六至一三六八年)采用地缸发酵生产蒸馏酒的酒窖、水井,以及明代(公元一三六八年至一六四四年)的炉灶、晾堂、蒸馏设施等种类的酿酒遗迹,已发掘的部分还出土了南宋(公元一一二七年至一二七九年)至清(公元一六一六至一九一一年)的遗物三百多件,其中七十多件是陶瓷酒器。

专家介绍说,元代酒窖的发现,不仅首次用实物印证了中国古代医药学专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始创之”,而且最低限度可把生产固态或半固态发酵蒸馏酒的时间,推到元代甚至更远。出土的七十多件不同时代的盏、盅、压手杯等陶瓷酒器,它们在形状和大小上呈逐渐变小的趋势,反映了中国白酒起源、酒精浓度提高和发展的情况。

在李渡遗址发现之前,中国白酒起源和工艺流程,在考古界、白酒界和科技史等领域都是未解之谜;中国大陆一九九九年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四川水井坊白酒作坊遗址,反映了明朝中期酿造白酒的部分工艺,约比李渡遗址晚近两百年。李渡是江西古镇、江南粮仓,酿酒历史可上溯到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大文豪王安石、欧阳修、词人晏殊等每过李渡必豪饮一番。因此这里留下了“闻香下马、知味拢船”的美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大陆媒体报导,安徽省舒城县原龙舒白酒厂昨天爆炸,酒厂安装酒罐的房屋屋顶瓦片被炸得所剩无几,墙壁也被炸出几个大窟窿,现场有一人受到大面积的烧伤。江淮晨报今天报导,据清理爆炸现场的原龙舒白酒厂几名职工指出,酒厂原有约三百名工人,因经营不善于去年八月宣布破产,酒厂有六个五公尺高、总容量能装三百吨酒精的大铁罐闲置,近期有一收购废品的浙江绍兴人段某想收购铁酒罐。报导说,昨天上午九时左右,段某爬上大铁罐想借助打火机火光看看酒罐铁板的厚度,没想到一下点燃了铁罐内残存的酒精。段某当场被大面积烧伤并被气浪甩到地上,目前正在医院救治中。
  • 钱若水是北宋大臣,为人正直,有胆识,后被提拔为枢密院副使。北宋司马光在《涑水纪闻》和李元纲在《厚德录》中,都记载了钱若水于宋太宗时期因仗义执言而救了三个官员的事情。
  •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25日起推出“清法战争特展”,展出重要古物——法国人远征福尔摩沙的地图手稿。
  • 赵鼎刚强不屈,保国忠心九死不移;朱穆专心攻读,状似痴愚。
  • 飘然尘外,一洁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飞还歇、徘徊空阶,她也是一只漂泊半生的秋日残蝶。
  • 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流传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说法。这话在学儒之人中颇为流行。因古代的儒学与医学皆源于上古之道,于是儒生与医生所承担的入世使命便有了相通之处。
  • 赵奢没有因为许历地位低就轻视他,而是谦虚地采纳了许历的建议,所以才能以弱胜强,打败秦军。
  • 王豹善于唱歌,淇水附近的人受他的影响,也擅长唱歌。董狐据实书写史事,不隐瞒作假。
  • 清代这位出身江南书香门第的小女孩──沈善宝,不仅能诗擅画,甚至能用书画换取钱财,承担养家的重任。她不仅是神童,更是才华与担当兼备的传奇女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