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虚心纳谏 以少胜多大破秦军

作者:罗善
赵奢没有因为许历地位低就轻视他,而是谦虚地采纳了许历的建议,所以才能以弱胜强,打败秦军。(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43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在战国末期各诸侯国中,秦国日渐强大,并经常向邻国扩张势力。周赧王45年(公元前270年),秦国派兵20万去攻打韩国,并驻军在赵国的战略要地阏与(在今山西和顺县境)。韩、赵两国是近邻,唇齿相依。在这紧要关头,赵惠文王就命大将赵奢,率领5万人马前去援助。

清人绘赵奢像。(公有领域)

赵奢是历史上一位名将,与廉颇齐名。他为人非常谦虚谨慎,闲时就向别人讨教兵法;作战时,奋勇当先,而且十分讲究策略,注意采纳下级的意见。这次赵奢率军从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西南)出发,行军30里即令军队停止前进,坚壁清野,做出长期坚守的样子。

秦军将领胡阳(又名胡伤)被假象所迷惑,放松警惕,得意忘形地说:“这样看来,阏与(地名)是我们秦国的了。”这时,赵奢却乘秦军不备,率军迅速赶到阏与前线,占领要塞,构筑工事,完成了战事的各项准备。

一天,侍卫人员向赵奢报告,有一个名叫许历的士卒,说有重要事情,要面见将军。赵奢叫侍卫人员立即引许历进账。许历见将军诚恳和蔼,解除了顾虑。他对赵奢说:“我军虽突然来到秦军面前,使他们猝不及防,震动很大。但是,秦军一向诡计多端,可能会利用我军刚到,整备未全,来个突然袭击。赵将军要留心才是。”“对,你的话很有道理。”赵奢虚心地采纳了许历的建议,迅即作了布置。

当天夜里,秦将胡阳果然亲率一支军队前来偷袭赵军。已准备好了的赵军,突然全营灯火齐明,奋起反击。秦军士兵见势不妙,没等交锋,便纷纷撤走。第二天,赵奢正在处理军务,又有人要求见将军,进来的还是那个许历。

他对赵奢说:“《兵法》上说,占有地利的军队,才能打胜仗。我察看附近一带地形,最高、最险的是北山,秦军却没去据守。我们应赶紧去占据它。这样,就可以居高临下,威胁秦军。”赵奢再次接受许历的建议,立即派兵一万,屯据北山岭上,做好进攻的准备。胡阳兵到,急令秦军立刻抢夺北山。这时赵奢率领大军赶到,北山上的赵军也冲杀下来。两路夹攻,杀得秦军丢盔弃甲,大败而逃。赵奢乘胜追击,把秦军赶出了韩国和赵国。

赵奢率师凯旋,回到邯郸。惠文王立封赵奢为“马服君”,地位跟相国蔺相如和大将廉颇相等,并夸赞说:“赵将军远道进军,以少胜多,击败强大的秦军,真是劳苦功高。”

赵奢谦逊地说:“我有什么功劳呢?如果没有将士们的齐心协力、英勇奋战,是没有办法击退强秦的。我特别要推荐的是士卒许历,他曾两次提出过有益的建议。我是根据他的建议,才取得这次胜利。”

惠文王说:“赵将军也不要过谦了。正因为你虚心接受下级的建议,所以才能以弱胜强,打败秦军。至于许历,我当然也会好好奖赏,就破格提拔他担任国尉(当时的高级军官)吧!”

正是:

好钢受炼,
好官听谏;
多闻识广,
多行步健;
谦恭增智,
多多益善!

事据《东周列国志》

——转自正见网 (有删改)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