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人间 咸丰年间的蝗灾

林兰 编辑
font print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12日讯】咸丰是清朝的第八位皇帝,在位十年。在这十年中,中国遭受了许许多多的天灾人祸,是中国近代史中令人瞩目的一页,也是至今让人抚案深思的时代。1851年至1861年中国发生了黄河的水灾及百年的大改道;另一触目惊心的天灾是蝗灾。

根据史料记载,咸丰皇帝在位十年就有七年的蝗灾,“飞蝗七载”。从咸丰二年(1852年)起,到咸丰八年 (1858年),广西、直隶、河南、山东、山西、江苏、浙江、安徽、湖北、 陕西、湖南、江西等省先后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蝗灾。

在连续七年的蝗灾中,广西首当其中。这个历史上蝗虫罕至的省份,在1852-1854年的三年中,连续发生了较大规模的蝗灾。在一篇题为《论粤西贼情兵事始末》的文章中提到了1852年底的灾情:“柳、庆上年早蝗过重,一二不逞之徒倡乱,饥民随从抢夺,比比皆然”。

到咸丰三年(1853年),广西的蝗灾再度发生。柳州和浔州一带“有飞蝗停集”,并有“蝻子滋生”。咸丰四年(1854年),蝗虫继续在广西肆虐。由于蝗灾的严重,朝廷蠲缓了这些地区的“新旧额赋”。到了咸丰六年(1856年),夏,蝗虫又起,飞翳天日,栖树枝折,复值岁饥,木叶草亘,人虫争相取食,衰鸿遍野,卖男鬻女”(民国《钦县县志》)。

京畿地区直隶,在咸丰四年(1854-1858年), 连续五年发生了蝗灾。前两年灾情稍轻。到了咸丰六年(1856年),直隶地区的蝗灾骤然加重。这年从夏到秋,直隶地区天灾不断,旱灾、蝗灾、水灾、在三四个月内相继发生。民国《霸县新志》记载:“夏旱,蝗,秋大水。”《清稿史。灾异志》载:“八月,昌平蝗,邢台蝗,香河、顺义、武邑、唐山蝗。”民国《平谷县志》载:北京“八月初七日至初十日飞蝗蔽天,自南大至,晚禾伤损。”显然,直隶地区虽有水旱之灾,但为害最烈的是蝗灾。入秋以后,直隶地区有近70个州县受到了飞蝗的袭击。咸丰七年(1857年)、八年(1858年),直隶持续蝗灾。一些地方已出现“春无麦”、“五谷茎俱尽”的严峻局面。

这一时期的蝗灾,也祸及到河南。从1855到1857年,河南在遭受铜瓦厢黄河大改道所致水灾的同时,又连续三年遭受蝗灾。1855年,河南只有南阳一带有“旱蝗民饥”的记载。次年,遭飞蝗侵袭的地区一下子就扩大到16个州县,飞蝗猖獗之时,也是金秋时节。成群结队的蝗虫自天而降,停留之处,禾稼俱尽。咸丰七年(1857年)。时任安徽布道使的李孟群,原籍河南光州。他在一份奏折中谈及家乡的情景时说:“秋间蝗灾较早,一食无余,民间之苦异常,有数十里无炊烟者。”

山东也惨遭蝗祸。咸丰三年(1853年)“夏,武郡蝗虫蔽日”(咸丰《武定府志》)。咸丰五年(1855年)“七月,蝗从南来,飞蔽天日.集田害稼”(宣统《重修恩县志》)。

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飞蝗遍野。六月,蝻生,食禾害稼”(民国《定陶县志》)。咸丰七年(1857年)“夏旱,六月飞蝗蔽日”(光绪《郓城县志》)。(斯末信斋文篇)说:“蝗灾以后,野无青草,马多瘦毙。”《东平县志》记述:“六年(1856年)飞蝗遍野,饥馑存臻,盗贼蜂起。”《牟平县志》记载:咸丰七年(1857年)“飞蝗蔽野,食禾稼几尽,灾难频仍。”

咸丰六年和七年(1856、1857年),山西也遭受了蝗灾。古谚语:“蝗虫不吃山西。”据说,这是因为太行山遮罩,蝗虫难以入境。但是,咸丰年间的蝗虫.照样在山西逞凶施虐。两年间,交城、文水、平陆、芮城、平定等地先后被蝗虫侵害。雍正《辽州志》记载:咸丰七年“秋七月至望复返,群飞蔽日,食禾太甚。”

咸丰五年至七年(1855─1857年),江苏省也连续三年发生蝗灾。咸丰五年,苏南的无锡城中祟安寺内一棵“十围粗”的大桑树,桑叶被蝗虫食尽,枝干也因此被折。桑树如此,田地里的农作物就可想而知了。咸丰六年,江苏大旱。干旱年月,蝗虫为患。这年的夏秋间,六合、镇江、金坛、孟锡、金匣、常熟、嘉定、南京等地区都发生了蝗灾。《中兴别记》中说:是夏,旱、蝗.江北大饥,斗栗值金一两。”蝗灾一直持续蔓延,到咸丰七年(1857年),江苏各州县都有蝗虫为患。

与江苏就邻的安徽与浙江,在这一时间也遭受了蝗灾。咸丰六年(1856年).安徽皖北大旱。民国《太和县志》记载:“旱,飞蝗大至,食禾几尽。”次年,皖南潜山一带再次出现蝗情。据有关资料记载,有些地方蝗虫落地,厚达五六寸,最厚处竞有1尺多。

浙江在咸丰六年、七年也受到飞蝗的入侵。对于铺天盖地的飞蝗,当地人民“复大惶恐,皆鸣锣敲物以扑之”。

湖北、湖南、江西蝗灾与浙江的蝗灾相比,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蝗灾要严重些。湖北自咸丰六年到八年(1856-1858),连续三年发生蝗灾。据《清史稿.灾异志》记载:咸丰六年(56年)“六月,光化、江陵旱蝗,宜昌飞蝗蔽天,松滋蝗。”到咸丰年(1858年),湖北依然蝗灾严重:“六月,均州、宜城蝗害稼,应城飞蝗蔽天;房县、保康、黄岩蝗害穆。秋。归州颊蚜生。十月,黄欧、汉阳蝗。十一月,宜都、松滋蝗。”《清史稿.灾异志》。

在持续七年的蝗灾中,湖南只有一年(1857年)受灾。虽然受灾时间不长,但由于受灾面积大,因此灾情也较重。据光绪《湖南通志》记载:这一年,“长沙、醴陵、湘潭、湘乡、攸、安化、龙阳、武陵、平江、安福飞蝗蔽天。”

地处“吴头楚尾”的江西,在这场祸及南北、旷日持久的蝗灾中,也未能幸免于难。从咸丰六年到八年(1856──1858年),江西有二十多个州县遭受蝗灾。其中,1857年为蝗灾最严重的一年。从1856年开始,江西除饶州府外,大部分地区干旱无雨。南昌府、南康府、九江府、吉安府、抚州府、赣州府、袁州府、宁都州等地在遭受旱灾的同时,先后都发生了蝗灾。咸丰七年(1857年),江西蝗灾不仅范围扩大,而且灾情加重。夏至入秋后,南昌、南康、九江、袁州四府均发生严重蝗灾。到咸丰八年(1858年),江西蝗情有缓解,但仍有部分地区蝗灾严重。如袁州府的丰城县“四月大水,堤决于余尺。八月蝗。”建昌府的黎川县“四月蝗虫满境”。连续三年蝗灾,在江西造成了严重的饥荒。

最后,我们来看看陕西的蝗情。咸丰六年(1856年).飞蝗“自东方来”,进入陕西;第二年(1857年).陕西蝗灾大发作,灾区主要是关中,陕北、陕南部分地区也有发生。《商南县志》载:“七月,蝗,民饥。”这年十月,渭南县知县李祝龄.因“捕蝗不力”,被摘去了顶带。到咸丰八年(1858年),各省蝗虫渐趋减少、蝗灾有所减轻。但是,陕西这一年蝗虫肆虐最猖獗,蝗灾最严重。夏秋之际,陕西蝗蝻遍野。

十年就有七年蝗灾,这在中国天灾史上也是少有的,倘若把视野放宽些,我们会发现:咸丰帝在位的十年间,还发生了其他一些令中国人难以忘怀的事情:

咸丰四年(1854年)清与英法美三国订立《上海海关征税规则》,三国领事各派一人管理,主持税收。咸丰六年(1856年),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攻占广州。咸丰八年(1858年),与英、美、法、俄分别签订《中俄瑷珲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和《中俄天津条约》。同年11月8日,与英国在上海签订《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两国,进藆_京,圆明园、清漪园等处被焚掠。恭亲王奕釚代表清政府与英、法、俄签订了《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其中《中俄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共强行占领中国领土达150万平方公里。不到一年咸丰帝病逝于热河。

历史上任何灾祸都是于君王臣民的品行有关。咸丰在位十年就有七年蝗灾,咸丰在位十年就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许多中国人自己的权利。这二者都是历史上少有的。

【正见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三峡工程36计
    “苦肉计”,为兵法三十六计之第三十四计,败战计其中之一。原文为:“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 三峡工程36计
    当水库发挥防洪效益,蓄水至海拔一百七十三米时,许多没有被计算为三峡工程移民、没有搬迁的居民该怎么办?长江水利委员会认为,这些居民可以跑到更高的山坡上去,即所谓的“跑洪”,等洪水过后,再回到被洪水淹没过的家中。
  • 三峡工程36计
    文化大革命期间(一九六九年十月),湖北省革命委员会和水利部,向毛泽东提出修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议。毛泽东本来是竭力支持以建设大坝和水库来治理中国河流的想法,但黄河三门峡大坝工程的失败,使毛泽东火冒三丈,以致对大坝工程的热情骤然大减,便以战备为由,拒绝修建三峡工程的建议。
  • 阎锡山。(公有领域)
    在“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的纷乱年代,阎锡山为山西孩子打造了美国最新样式的建筑,用于校舍与教室。阎锡山认为,什么钱都可省,唯有教育不能省。1911年,山西省文盲占总人口的99%,阎锡山治晋近40年期间,山西义务教育普及率达60%~80%,各县教育经费占行政支出最高时达82%。
  • 1999年4月25日逾万名法轮功学员自发赴北京国务院信访办和平请愿,一度震惊中外,被称为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和平理性的上访,过程安静祥和,秩序井然。法轮功学员所表现出来的纯正善良与对正信的坚守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然而中共却对他们进行血腥的迫害,时至今日已达20年。
  • 施剑翘(左)为父报仇后,获国民政府特赦。右为军阀孙传芳。(公有领域)
    为了报仇,她做了手术放开缠足,进行骑马、射击训练。而最难的是如何获得武器、如何接近孙传芳。冥冥之中似有天意。父死十年后,从一位算命先生那里,他偶然得到一张孙的照片,又无意间听说,孙经常出入居士林佛堂。
  • 人死后必须下葬,因为中国人历来讲 “入土为安”,这样无论是对逝者还是其家人,才能够得到心安,然而,蒋介石先生却一直未能入土下葬。
  • 娶了十七岁的王玉龄,张灵甫颇为自豪:“我讨了一个好老婆,这比什么财富都重要,我要讨饭的话我老婆可以给我拿碗。”
  • 我们对张灵甫有多少误解,还有多少真相等待发掘?张灵甫为何对结婚三年的妻子那么狠心,因此被关进南京老虎桥监狱,名字被打上了红勾?现史学界多方面调查证实,张灵甫结婚三年的妻子吴海兰,是中共秘密调派到张灵甫身边的“红色间谍”。
  • 在孟良崮战役中,不能不提及作为主角的张灵甫将军,他是一位杰出的将领,他出身书香世家,早年就饱读诗书。其书法造诣更高,学生时期就让长安中学为他办书法展,中国近代书法名家于右任先生见了其作品赞不绝口,连连道:“奇才,奇才,后生可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