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南路(下)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讯】和田“艾的丽斯”是汉公主传蚕种造就  

于田县城的北边,是浩瀚的大沙漠,南边是莽莽的昆仑山;而克里雅河和昆仑引水渠网东西环绕于田,形成了一大片沙漠绿洲。漫游于田,特别让外地客人惊奇的,是当地维吾尔族妇女头顶的“泰勒拜克”,这是一种用黑色布料缝制的好像小茶杯大小的喇叭形小帽,不论她们身体如何摆动弯曲,那小小的帽儿总是不会脱落;真怀疑她们有什么绝招!其实答案很简单:帽子是缝在头巾上的。
  
初到于田的人都认为这里便是古代于阗国的所在地。其实不然,那汉唐以来闻名的于阗国遗址,是远在200多公里之外的和田!在和田县城西南的玉龙喀什河西岸,有一座叫“买力克阿瓦提”的古城遗址,据专家考证,这就是汉代于阗国城府。
  
一般人可能都知道,和田有天下闻名的“和田玉”,有精美的“和田地毯”。但对于和田的另一绝活,了解的人就少些了。其实凡去南疆的人,都会被维族姑娘身穿的艳丽飘逸的彩条裙所吸引——那便是丝绸古道的特产“艾的丽斯”绸。
  
据说,远在东汉时期,中原的蚕桑技术便已传到高昌、于阗、焉耆等国,接着便有了西域风格的丝织物。而于阗最初的蚕种,传说还是一位汉公主从家乡带来的呢!在和田出土的唐代版画中,便绘有这位汉公主同维族妇女一起植桑、养蚕、纺织的情景。
  
帕米尔高原孤立“石头城”
  
离开丰饶美丽的和田继续西行,又经过了“皮山”(今皮山县)、“西夜”(在今皮山县西南)、“蒲犁”(今叶城县东)、“莎车”(今莎车县)等西域古国故地。据史书记载,在莎车一带,丝绸南路便分成两条走向:一是北上到达“疏勒国”,即今天的喀什市,与丝绸中路汇合,再折返向西南,翻越“葱岭”(帕米尔高原),经过“石头城”,进入“大月氏”、“安息”(波斯);一是从“莎车国”,直接向西,沿叶尔羌河谷攀上“葱岭”,也经过“石头城”,再向南,进入“安息”,还可以到“大秦”(罗马帝国)。
  
那座“石头城”,看来确是中、南丝路都必经之处。据说,古城在南北朝时就已经存在了。虽然已经有了1,400多岁的“高寿”,但“石头城”的城门、角楼、城墙都依然大体完整,有形有款。今天的人可能难以理喻,在人烟罕至、海拔又高于4,000米的荒原雪域,为何要建造这么一座高大的孤城?看来只有一种解释比较合理——为踏上高寒险途的商旅和使团,提供一个消除疲劳、惊恐和饥寒的“安乐堡”。
  
“葱岭”坦道盘旋日行八百里
  
在汉唐时期,商人、僧侣和使者,要攀登这段“葱岭”的险途,起码得10天以上。而且随时都可能遭遇雪崩、风沙和极度缺氧带来的死亡危机。但今天乘坐汽车上“葱岭”,一路上可以轻松地欣赏那如明镜一般的高原湖泊,饱览那冰川披挂的“公格尔”和“慕士塔格”雪山,还有那牛羊成群的草原。
  
在这段地球的“脊梁”上,生活着耐得高寒的塔吉克族人。虽然他们总共才26,000多成员,但却有很鲜明的个性。看五官,多是深目高鼻瘦长脸。妇女一见面,便忙不迭地拥抱亲吻。塔吉克人自称是“鹰的传人”,因而能在这“葱岭”上自由自在地生存的,也只有鹰和塔吉克人。
  翻过红其拉甫达板,再行20多公里,便来到了中国和巴基斯坦的边界。四野尽是光秃秃的寒山恶岭,不见树木,只有一层育黄的瘦草匍匐在地面,一座高大的界碑耸立在海拔3,900米的国境上,界碑的西侧,站立着巴基斯坦的军人。
  
辆辆运货的卡车、载客的国际大巴士,轰隆隆地从边界上通过,或向东,或向西,川流不息地各奔前程。
  
而在千百年前,中国的玄奘、意大利的马可.孛罗,也都曾从这条国际的通道走过。只不过,那时没有明显的路,没有丝毫的国界标记。有的只是刺入骨髓的风雪、紧追不舍的恶狼和飞旋在脚下深渊中的黑鹰……。

(资料来源:世华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四川发现唐代男观音造像
【红朝谎言】祁连山的血泪 ——西路军全军覆没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 人气 3
丝绸之路南道(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