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学家沈括小传

潭梦溪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27
【字号】    
   标签: tags: , ,

沈括(公元1031-1095年),字存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沈括做过海州沭阳县(今年在今江苏省)主簿,并历任东海(在今江苏省)、宁国(在今安徽省)、宛丘(今河南省淮阳县)等县县令。三十三岁考中进士。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兼任提举司天监,职掌观测天象,推算历书。接着,沈括又担任了史馆检讨,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做集贤院校理 。

哲宗元二年(公元1087年),沈括花二十年编修的《天下州县图》完成。次年,他定居于润州(今江苏省镇江)梦溪园。

沈括学识渊博,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成就。

在农业和水利方面,沈括撰写了《圩田五说》、《万春圩图书》等关于圩田方面的著作。

沈括是一个杰出的天文学家。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沈括负责任职司天监,改进了浑仪(测量天体方位的仪器)、浮漏和影表等旧式的天文观测仪器。还制造了测日影的圭表,改进了测影方法,并将之写成《浑仪议》、《浮漏议》和《景表议》等三篇文章,成为中国天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

在晚年,沈括提出了用“十二气历”(纯粹的阳历)代替原来的历法(阴阳合历)的主张,这个历法既符合天体运行的实际,也有利于农业活动的安排。这可以与现在世界各国采用的公历(阳历)媲美。

沈括在数学方面也有精湛的研究。他创立了“隙积术”和“会圆术”。是平面几何学和天文计算的先驱。

沈括对物理学的知识也极其丰富。《梦溪笔谈》中的记载涉及力学、光学、磁学、声学等各个领域,特别是磁学,沈括第一次明确地谈到磁针偏角。他指出:“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关于地磁偏角的最早记录,西方要到公元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航行美洲的时候才发现 ,比沈括的发现晚了四百年。

在化学方面,沈括注意到石油资源丰富,“生于地中无穷”,还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这一远见已为今天所验证。“石油”这个名称也是沈括首先使用的。沈括在地学方面也有许多卓越的观点,他明确指出化石是古代动物和植物的遗迹,并且根据化石推论了古代的自然环境。在欧洲,直到四百多年后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达•芬奇才对化石的性质开始有所论述。

沈括晚年在梦溪园写出了科学巨著《梦溪笔谈》。他一生著作多达几十种,保存到现在的,除《梦溪笔谈》外,仅有综合性文集《长兴集》和医药著作《良方》等少数几部了。

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这部以笔记体裁形式写成的科学著作,除上面谈到的几方面之外,内容还包括考古、语言、史学、文学、音乐、绘画以及财政、经济等等,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应有尽有。《梦溪笔谈》原有二十六卷,后来增加《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总计三十卷。全书分成十七类,共六百零九条,十几万字,是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可以说是集中国前代科学成就之大成的巨著。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令所有人跌破眼镜的是,寡言少语,个头还不及马背高的​​小乔治,跨上马,是一个顶级的弹无虚发的猎人!他稳当当地骑在马背上,跑起来风驰电掣,出没在草木山石之间,用猎枪准确地瞄准奔跑中的狐狸,弹无虚发,百发百中。
  • 徐有贞遭到石亨和曹吉祥的构陷,英宗以“图擅威权,排斥勋旧”的罪名逮捕徐有贞,这时天象突变,雷雹交作,大风折木……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战国人,是韩国的公子,善于著书立说,但有口吃的毛病,与李斯同受业于儒学大师荀子门下,李斯自以为不如韩非。
  • 康熙初年,学士孙芑瞻(名在丰)担任皇帝身边的侍讲。他跟众人说了自己亲见的康熙皇帝的几件事。在正史和史料中,有许多康熙帝谦虚勤学、敬天爱民、仁爱宽容贤臣的故事。
  • 他既是艺术家、建筑家、儒学家、僧人,又是良相忠臣——辅佐元世祖建立大元帝国的刘秉忠。刘秉忠也是个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他的作品《【南吕】干荷叶 》,结合散曲和民歌,因题起意、即物取喻,咏叹生命的起落,给人生命的启悟,传为佳作。
  • 关于“卧薪尝胆”的故事,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越王勾践,他在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最终反败为胜。而吴王夫差亡国前亦有先兆。
  • 阮籍身处魏晋之际,原本有救助世人的志向,但天下纷乱,知名人士少有能保全性命的,阮籍因此不参与世间人事,经常喝酒畅饮。司马昭想为儿子司马炎(晋武帝)提亲,让阮籍的女儿嫁给他,阮籍连续大醉六十天,司马昭无法与之交谈,只好作罢。有一回,官员说有儿子杀了母亲的,阮籍说:“哼!杀父才可以,竟然还杀母啊!”在座的人责怪他失言。司马昭说:“杀父是天下罪大恶极之事,你怎么认为可以呢?”阮籍说:“禽兽知道有母亲而不知道父亲,杀父是禽兽这类的人,杀母则禽兽不如了。”众人心悦诚服。
  • 景景泰八年,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拥立英宗复位。后又诬陷于谦不轨,于谦与大学士王文下狱。都御史萧维祯审理案件,判定于谦犯谋逆罪,判处死刑。英宗遂以谋逆罪,杀于谦弃市。
  • 清代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谥号文端,公元1637年—1708年,号乐圃、圃翁)是安徽桐城人。张英家六代十二人,先后列侍从,世系蝉联翰林,门阀之清华,在清代可说是空前绝后。他的字为“敦复”、“梦敦”,实际上记载他的前生——王敦投生张家的二次缘分。
  • 王维《长江积雪图》
    宗悫的叔父宗炳品行清高,但不愿做官。宗悫年少时,宗炳问他的志向,宗悫说:“愿乘长风(大风)破万里浪。”宗炳说:“你若没有大富大贵,也将会光耀门楣呀!”宗悫的哥哥宗泌娶妻时,当晚就被强盗打劫,才十四岁的宗悫挺身而出对抗盗贼,让十几个盗贼四下溃散,不得进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