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马奶祭

自由时报记者杨珮欣台北报导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4月23日讯】每逢农历三月二十一日,素有“马背上的民族”美誉的蒙古族,八百年来这天都会放下身边的琐事,在草原上行祭成吉思汗大典,献花、献香、献羊、献帛、读祭文,表达追崇民族先贤之意,也展现蒙古游牧传统的文化风情。昨日是成吉思汗八百四十岁大寿,同时也是蒙古帝国建国八百年纪念日,在台湾的蒙古族群,便身着传统服饰行“成吉思汗大祭典礼”。

 成吉思汗大祭典礼,也称为“马奶祭”,在蒙藏委员会委员长许志雄、蒙藏基金会董事长徐正光的致祭下展开,成为台湾官祭的正式仪典之一,之后,宗族中最年长的蒙古人包克代表主祭,以蒙古文进行家祭,高台上准备九种祭品,蒙古文化协会、蒙古同乡会的男女老少,也一一也向成吉思汗肖像致敬,他们大多是一九四九年来台的蒙古人,大部分拥有正宗、贵族的身份。

 虽然成吉思汗大祭典礼,在台湾只能因陋就简,没有办法比照蒙古高原同样准备九十九匹母马壮观地献祭,但在台湾的蒙古朋友,其实为这一天,却已经期待许久,因为目前台湾的蒙古人为数不多,能够了解、认同自身血统文化的更少了,大家对于透过传统祭典延续情谊的机会,都相当珍惜。

 拥有蒙古血统的作家席慕蓉,昨天也现身会场,她说,“马奶祭”不能和汉人“清明节”类比,这一天对所有的蒙古人而言都有着复杂的情感,以及自身文化认同的课题,其实在内蒙古除了祭拜外还有蒙古舞等等节目,她小时候没看过蒙古包,对于“马奶祭”没有深刻的体会,但自从带着相机一步步找到自己父亲的家园后,反而更激起她学习蒙古语言、唱蒙古歌、研究蒙古传统的动力,和蒙古文化更靠近。

 关于这个传统祭典的起源则有多种说法,对于每年春天这个的神圣日子,有的说是成吉思汗的生日;有的则说是成吉思汗从这天起反败为胜,在蒙古历史上极有意义,各蒙旗到了此时,都要派人前往成吉思汗衣冠塚所在地--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伊金霍落,以宝马的初乳致敬,纪念统一蒙古高原、创造蒙文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到了忽必烈时代则明订为国家的春季大奠,如今更象征对上天的奉献与祈祷仪祭。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奇特的旅游新趋势:搭机时什么事都不做
专家推荐搭机前吃这种水果 让飞行更舒适
什么是鸟击? 飞行员应该如何处理?
飞机乘客登机时 空服员有哪些事要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