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专家分析中国经济过去现在与未来 ﹝5﹞

中国要当老大条件难以具备

标签:

【大纪元6月10日讯】(美国之音记者木风6月9日报导) 在前一篇报导里,傅立民和谭若斯虽然都认为中国的崛起不会威胁到美国,但是他们推论的途径却完全不同。傅立民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加快了中国和西方趋同的进程,增加了中国的和平倾向。谭若斯教授则认为,在专制制度下,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主宰世界的超强。

除此之外,谭若斯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时候还指出,中国很难具备对美国形成威胁的条件。

谭若斯(Ross Terrill)说:“中国要成为第一超强,要具备三个东西,一是雄心,二是能力,三是有关国家提供的机会。中国是有一定的雄心,但还没有在全球范围投射自己力量的能力。至于第三点,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认为,日本、俄罗斯或者美国会帮助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日本在三、四十年代进行过尝试,起初美国和苏联没有起来抵制,给了日本机会。所以机会很重要。我还没有看到美国正在衰落,会让中国取而代之的迹象。”

※ 中国经济增长能否持续?

其实中国是否能够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主要看它的高速经济增长能否持续下去。在这个问题上,西方专家们分歧就大了。

《中国即将崩溃》一书的作者章家敦是“唱衰派”的代表。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都已经到了强弩之末,银行系统呆账高筑、面临崩溃,政府投资难以为继,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全面冲击将给中国落后的农业和民族工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但是美国资深外交官、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傅立民认为,中国经济的基础远不像章家敦等认为的那样脆弱。他指出,中国国内市场具有巨大潜力,给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傅立民(Chas Freeman)说:“比高速增长更给人希望的一点是,中国取得高速增长的方式。这种增长是建立在国内储蓄而不是外国资本之上。中国国内的投资91%来自国内储蓄。中国人的储蓄率太高,有时甚至高达收入的42%。当然储蓄率高会增加通货紧缩的压力。中国经济的出口导向势头已经开始,但是驱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还是国内市场,是国内消费者需求的增加,国内基础建设开支的增加。自我推动的增长势头越来越强,受外界影响的程度也越来越弱,这就是在全球经济疲软的同时中国经济依然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

※ 萨斯显现出中国经济韧性

最近几个月,中国突然遭到萨斯病的袭击,经济受到全面影响。但是,傅立民认为,在这场危机中,中国经济展现出很大的韧性。

傅立民说:“显然没有人料到萨斯病的出现。萨斯虽然说明世事难料,但也让人看到了中国经济系统的应变能力。萨斯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是积极的效果。电脑销售量大幅度增长。由于人们之间的直接商业活动减少,电子商务活动大大增加。这段期间,中国因特网的流量巨增,因特网使用率空前提高。中国一些主要城市的电脑普及率甚至超过了美国。”

傅立民提出的第二个效果是,政治变化。萨斯病爆发之初,当局极力掩盖,但后来发现这样做得不偿失,便立即扭转,透明度也因此显着增加。傅立民说,现在在中共党内已经没有很强的势力反对扩大透明度。

傅立民的结论是,中国出现的种种发展趋势显示经济持续增长是极有可能的。但是,谭若斯对这种乐观的估计采取了很大的保留态度。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发胶”在百老汇东尼奖颁奖典礼大放异彩
外籍新娘问题多 立委吁检讨移民政策
北韩坦承推动生产核子武器
SARS冲击中国大陆就业市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