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部落原味采风

自由时报记者邱旭伶采访摄影

标签:

【大纪元6月10日讯】原住民称珈雅玛的茶山村,世居着邹族与布农族人,自律的部落公约,把这里打造成如世外桃源般清新素雅,教许多人一访再访。

 一走进嘉义县珈雅玛部落“茶山村”,眼尖的旅客马上看出部落里的每户人家都拥有一座休憩的凉亭,门口竖立一块原住民图腾的木雕制品,再加上整齐的街道及部落优闲的生活步调,让来自城市的旅人也跟着放松心情,于是踩着黄昏的步伐,挨家挨户探寻,分享邹族及布农族人的文化特色。

  茶山一词由过去的“珈雅玛”日语发音转译而来,原意为指“半山腰的平原”,居民百分之六十以邹族为主,百分之三十为汉人,百分之十为布农族。

  要分辨珈雅玛部落的居民是哪一族,从凉亭的屋顶及木雕的造型都可轻易地判定。

  珈雅玛部落目前一共有六十个凉亭,每一个几乎都是用茅草、竹子及木头搭建而成,其中布农族的屋顶属于平顶型,邹族凉亭为圆型,是辨识的重要指标。当地解说员许益源表示,邹族过去一直流传着“分享”的文化,哪一家打猎回家之后,便沿途敲锣,要大家到猎人的凉亭来分享,而此地凉亭的兴建,就是重拾分享文化的一种方式。尽管目前上山打猎的人已大减,人们还是喜欢将家里种植的香蕉挂在凉亭里,想吃的人就自己动手,连外来客也不必客气。

  每户门口竖立的木雕也是辨识族群的好方法,其中邹族人喜欢在头顶上装饰羽毛,布农族则头戴兽牙,至于两族联姻的家族也可从木雕的样式中得知。透过简单的木雕,每户人家还将立家精神刻上去,采看图说故事的方式,是外地人认识原住民文化内涵的好方法。(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纽约台北经文处配合亚裔传统月提供系列节目
张惠妹开心回故乡 邀大家到台东远离SARS
不同主题迷宫  玩起来一样尽兴
俄国学者从原住民研究谈台俄人文交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