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点评:胡锦涛的首次外交出击

美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裴敏欣

标签:

【大纪元6月25日讯】中国新任领导人胡锦涛最近访问俄罗斯等三国和参加在法国的 “八国集团”峰会期间的南北对话, 可以说是他就任以来的最重要的一场外交考试。 胡锦涛由于长期主管共产党的党务工作, 外事工作经验并不丰富。但自接任党总书记和国家主席之后, 胡锦涛成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最重要的决策者。从这一角度来看, 他的初次出访不仅有外交政策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这场外交考试具有相当重要的国内政治意义。对胡锦涛的同事来说, 这位新领导的国内政治权威与其外交艺术和能力是不可分的。

从表面上看, 胡锦涛的这次出访似乎没有实质内容。 他在俄罗斯访问的重头戏是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的年会和圣彼得堡三百周年市庆。在法国,”八国集团”峰会中的”南北对话” 同样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影响的一个外交仪式。这种活动基本不讨论重大的安全和经济问题, 因此领导人很难显露自己的才华。

接受“检验”

果然不出所料, 在议论胡锦涛的表现时, 不少评论家注重他在国际 “社交”场合的风度, 而忽视了他通过这些活动而取得的实质性成果。比如说, 不少人认为胡锦涛在初次出访时显得过分拘谨, 放不开。但这些人没意识到他的访问所取得的三大成果。

第一, 胡锦涛出访的最大成果是这次元首访问能按计划进行。在出访之前, 中国正全力应付”非典”危机。胡锦涛的全部精力都放在这场”人民战争”之上。如果他由于”非典”的缘故而取消这一出访计划, 很有可能引起国外的猜疑。 有人会认为他的权力基础并不牢固, 因此不敢在危机之际离开北京。这种印象将有害于胡锦涛在国际外交舞台上的权威。但由于胡按计划出访, 国外的基本看法就大不一样。许多人认为通过领导抗”非典”运动, 胡锦涛的政治权力基础得到了巩固, 因此是一个值得打交道的领导人。

第二, 胡锦涛在和美国总统布什会晤时, 两人之间的交流比较自如和友好。据美方高级官员透露, 布什不感到和胡锦涛之间有任何”代沟”, 因为他们基本是同代的人。 但在布什和比他大一辈的江泽民打交道时, 两人之间的 “代沟”就十分明显。因为布什是一个十分注重 “个人外交”的总统, 他和胡锦涛之间的关系在今后可能成为一个重要因素。但是, 布什和胡锦涛会谈时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布什在阐述 “一个中国 “政策时所作出的微妙而又重要的调整。 以前, 美国总统说明这一政策时用的两个内容, 一个是”三个公报”, 二是”台湾关系法”。”三个公报”对大陆有利, “关系法”对台湾有利。 但在和胡锦涛会谈时, 布什加入了第个三内容, 即 “不支持台独”。从中国角度来看, 这”一个中国”政策的新阐述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外交成果。值得回味的是为什么布什选择和胡锦涛会晤这一时机做出这样一个调整。 有一种猜测认为美国比较喜欢中国新一届领导, 尤其是胡锦涛本人, 因此用这一举动来帮他获得可贵的政治资本。在中国高层, 真正能和美国打交道的领导人并不多, 如果胡锦涛证明他能从美国那儿得到他的其他同事不能获得的东西, 那对巩固他的权力肯定有益。
第三, 胡锦涛在俄罗斯之行中和普京签定了一项价值一千五百亿美元的20年原油供应协议。这对解决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有长期影响。在和俄罗斯的签约过程中, 中国面对来自日本的强大竞争, 因为日本也希望得到类似的长期协议。但最终俄罗斯决定和中国做这一笔交易, 使中俄的经济关系提高了一个层次。

对一个前任 “半退”的新领导人来说, 初次出访能有这样的具体成果可以说是大大出乎意料。但胡锦涛的真正外交”高考”还在将来。根据布什和胡锦涛的协议, 胡锦涛计划在2004年访美。胡锦涛作为元首对美正式访问将是检验他外交能力的一个最重要机会。(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务院表示美国台海两岸政策未变
胡锦涛令秘密修正宪法巩固权位
王丹:军队不应被当作权力斗争工具
杨镇江:十四年太久,变革潮流不可阻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