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泉内阁在日本战后安保史上留名

人气 1

【大纪元7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张芳明东京特稿)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于二OO一年四月底组阁执政后,两年三个月来依次在国会通过“反恐怖对策特别措施法案”、“战时法制三法案”和“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法案”三大有关安保的法案,特别是长年来悬案的战时法制法案在他的内阁手中完成立法,在日本战后安保史上已留下重要的足迹。

小泉日相是在前首相森喜朗由于政权末期处于四面楚歌而下台后,以黑马之势在自民党总裁选举击败有意东山再起的前首相桥本龙太郎而在第三度竞选后首次赢得党总裁及政权。他只曾任党副干事长、邮政大臣和厚生大臣,完全没有“鹰派”色彩,对防卫问题也未曾有过引起瞩目的发言,未料上台执政后,接二连三完成了影响日本今后安保走向的重要法案,令人刮目相看。

二OO一年九月,美国发生震惊全球的“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以及对阿富汗出兵展开反恐怖军事行动后,小泉内阁很快地于同年十月底在国会通过“反恐怖对策特别措施法案”,为“战时情况下”派遣自卫队前往海外从事非军事的支援行动铺路,使得战后的日本安保政策步入一个新局面。日本于同年十一月底开始派遣小舰队前往印度洋支援美军。

小泉内阁于今年六月上旬通过了包括“武力攻击事态因应法案”、“自卫队修正法”和“安全保障会议设置法修正案”的“战时法制三法案”,使得从一九七七年的已故前首相福田赳夫内阁下开始研究的这项法制得以实现,确立了自卫队本土防卫的态势。

“战时法制三法案”的成立确立了自卫队展开本土防卫作战行动的法律架构,继一九九九年日本通过的“周边事态法案”,完成了日本对本土和周边地区紧急事态的因应态势。自卫队根据“周边事态法案”将提供出动因应周边危机的美军后方支援,日本未将周边地区加以地理性明确化,台海若出现危机也可被视为因应对象。

小泉内阁紧接着于本月下旬通过“支援伊拉克战后重建特别法案”,这是日本首次专门为针对一个外国提供人道支援而立法,加上,伊拉克目前由于美军不断地遭到袭击,尚处于战斗的情况下,自卫队一旦出兵,可说是为前往战斗地区展开“非战斗性”的任务而开道。

小泉内阁的下一步行动是准备将派遣自卫队前往海外参与国际性和平活动加以永久性制度化,使得自卫队能够迅速出兵海外而不像目前一样,针对个别的事态而单独立法后才能派遣自卫队前往海外。日本政府拟于今年内拟定自卫队海外派遣法大纲,为未来的立法确立方针原则。

小泉内阁在国会能够顺利通过上述的安保法案,主要是凭借自民、公明和保守三党联合政权在参众两院过半数席次的优势。“战时法制三法案”是在联合政权接受最大反对党民主党和自由党的修正案后共同赞成之下通过,其他两特别法案则是由联合政权不顾在野党的反对而强行通过。

但是,促成三项安保法案通过国会的最大因素是国际情势的变化。九一一事件让国际社会正视全球性恐怖事件的威胁,北韩发射导弹和开发核武使得日本大幅地提高了本土所面对威胁的警戒感。小泉日相以同意美国主张伊拉克拥有毁灭性武器的立场而支持美国攻伊并将协助伊拉克战后重建。

小泉日相在美国对阿富汗和伊拉克展开军事行动后,分别立法提供后方支援,日本国内有人指责是对美国一边倒政策,小泉针对美日关系的发言显示出,他是基于高度重视美日同盟关系对日本安保的重要性而加强两国的合作关系,北韩开发核武问题使得日本的安保面临了重大的挑战,美国的合作和协助关系到日本的死活。

小泉内阁接二连三地通过安保法案,使得自卫队在国内和海外所扮演的的角色日益扩大,无疑地引起了亚洲邻国的关切。日本强调“专守防卫”,表明不会行使“集团自卫权”,但是,随着自卫队在国内外“能见度”的升高,专守和集团自卫的界线将趋于模糊。日本如何扮演有助于维持亚太安定,同时又不造成对邻国威胁感,成为小泉内阁乃至未来的日本内阁日趋重要的课题。

相关新闻
日相小泉有意在九月连任党总裁后改组内阁
日本三党联合政权将把国会延长四十天
美国证实北韩有可攻日核子弹头
日相小泉对派兵海外加以制度化表达积极态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