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日渐没落的香港”与台湾的未来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国际研讨会—中嶋岭雄发言全文

人气: 2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16日讯】日本学者中嶋岭雄于“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发言全文如下:

●从“港人治港”至 “京人治港”

历史性的香港主权归还至今已届满六年了。七月一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出席了在香港举行的回归六周年庆典。虽然温家宝总理对香港的现状给予非常大的肯定,但除了这次从大陆到香港蔓延的SARS(急性呼吸道症候群)以外,事实上这六年期间的状况却是每况愈下。这一点根据中国当局在各个范畴上的干预与中国化的推动过程中,对香港而言最重要的言论表达自由丧失殆尽即可明确得知。受到中国高层支持的董建华,去年年初不负中国官方众望连任特别行政长官,但现行政策和香港回归前高喊的“港人治港”已渐行渐远,而“京人治港”的色彩却见日益浓厚。

七月一曰,在香港发生了五十万市民参加示威大游行,反对箝制香港人基本自由的“香港国家安全条例草案(23条反颠覆法)”。在“京人治港”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场示威活动,值得高度重视。

香港主权归还问题在英中两国交涉当时,邓小平向当时的英国首相柴契尔夫人保证“香港高度自治五十年不变”。事实上,从香港主权归还的前夕,中国所承诺的内容已极速转变。

无论如何,近期的香港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上,出现了明显的萎缩。香港这个充满生气的国际性城市国家,它独特的光彩也逐渐在消失中。颇受香港市民爱戴的陈方安生女士于二○○一年四月提前退休后,曾表示香港依照现状持续下去的话,“很可能沦为中国的一个地方都市”。

●“香港回归”是“历史上的错误”

对于中国当局而言,“香港主权归还”是指“香港回归”,也就是意味着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但是,事实上,这并不意味着近七百万的香港市民的心也随之回归中国。“香港回归”意味着殖民地主义划上了句点。当初,中外各界预测香港的未来将随着中国的发展有更光明的前景。但事与愿违,从归还之后到今日,香港发展的基石已极速下陷中。近来甚至有人认为,“香港回归”实际上是“历史的错误”而不是“历史的胜利”。

一九九七年七月,也就是香港归还后不久,泰铢大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也接二连三被卷入亚洲金融风暴。同年十月上旬以后,香港受到亚洲通货危机的波及,港元的不稳定也一举暴露了出来,治安恶化等问题日趋严重。自此之后,香港完全失去了昔日的风采。而当时台湾正值李登辉总统执政时期,却成功地避开了亚洲金融危机,与香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在这种不稳定的状况下,香港具代表性之一的日商“香港大丸”百货结束营业后,其他外资企业也相继撤资,对香港整体而言颇具关键性影响力的国外观光客也大幅减少。暂且撇开二○○三年春以来,SARS(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问题不谈,现在香港的观光客以中国大陆来的人居多。而多数的香港年轻人和知识份子转为到大陆求职,尽管香港市民的“大陆热”风气很盛,但大部分的香港人却很排斥被中国统治。我希望香港的经验能给台湾人民,特别是台商们的“中国热”带来深刻的反省。

●日渐被剥夺的自由和民主

香港从“回归”到现在,不过数年,为何香港会沦落到如此光景?追根究底,我个人的看法是,共产党独裁的社会主义中国统治下的香港,虽然中英两国依据“一国两制(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签订了维持香港现状五十年不变的国际承诺。但是,从归还以前,香港的言论自由,和政治活动就已受到了限制。在北京的领导人强制推行的“中国化”政策下,香港虽是脱离殖民地回归祖国的怀抱,然而其自由和民主不断地被剥夺,这点,正是香港凋零的最主要的原因。

“法轮功”在中国本土被列为非法组织,不只其所属的海外会员遭到禁止入境中国,华裔美籍的人权运动家也一再被拒绝入境。从中国问题的权威记者,林和立在二○○○年秋天被“南华早报”解雇。二○○二年春天,该报社的北京分社主任,贝克也遭到解雇的事件来看,香港的言论管制已日趋严格。目睹香港的现状,台湾的领导者对于中国企图以“一国两制”统一台湾的模式,不得不抱持高度的戒心。二○○一年秋天,陈水扁总统对我首次明确地表示“绝对不接受‘一国两制’。从台湾生存的战略来说,这是必然的选择。香港归还的这个“历史教训”(Lessons of the Past),对台湾而言,可说是意义深远。

●香港的可能性

由此可以看出,随着香港回归中国,昔日支持香港繁荣发展的各项条件正逐渐消失中,不久之后,香港也很有可能步上沉沦消失一途。这使我对于香港的未来,不得不抱持着悲观的看法。

不过,虽然有这种历史性的现实存在,香港并非完全没有希望。因为,目前实施强权体制的中国,终究要走上体制转变的道路。现在,与香港比邻的深圳经济特别区及广东省一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导入,不论是在经济层面或社会层面,内部都已经陆续出现“去社会主义化”的现象。

不论如何,将来如果要使中国能真正走向开放,香港、深圳、广东省三地的二体化,将是必要的条件。

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中,大范围的广东话经济圈将更加地扩大。“香港的中国化”的另一面,也显示出“中国的香港化”这种发展的可能性。

但是,相较于以广东省为中心的广域的广东话经济圈的开发,目前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将重点放在以上海为中心,由长江流域到重庆为主的内陆型开发,并且在延伸至西部的大开发为优先方针。同样地,广东省当局只重视广东省本身的发展,而忽略了与香港合作的重要性。

以上的方向性,对于香港而言都将是危机重重。“一国两制”的战略方针,原本只是针对台湾未来的一种统战战略。却不知竟会对香港带来如此的危机。对台湾而言,“香港的失败”这个教训,是非常重要的借镜。

●台湾的未来

中国目前依然维持独裁体制。因为在她国内仍然有各种矛盾与危机,而且这些问题将愈来愈严重。因此,中国领导阶层对于二○○八年的北京奥运、二○○九年三峡大坝的开通、上海重庆高速公路的完工、二○一○年上海博览会的举办等,都将本着国家主义,全力迈向大中华民族主义的道路前进。

在这同时,二○○八年到二○一○年左右,中国将面临着非常重要的转变时刻,她是否能够顺利渡过,实在很难断言。

也就是说,对台湾而言,再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做抉择了。因为,到了那个时候,不知道台湾将会变成什么样的国家?譬如说,台湾的宪法是否修改、国号是否变更、台湾能否巩固“国家认同”等,都有待检讨。这些问题在下一届的总统大选将有何变数呢?特别是,李登辉先生这位伟大的政治家仍具有极大的影响力,这位领袖还健在的时候,是否能为台湾指引出一条接下来该走的路呢?台湾目前正站在应该赶紧做抉择的关头上。

因此,我认为留给台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从现在算起,只剩下短短几年的时间吧。台湾一定要下很大的决心,才能够打开新的局面。如果台湾能打开新局,台湾就能像美国与日本一样,打造一个有别于中华世界的自由民主国家。这是非常有可能做到的。但是,这样的抉择需要台湾人民团结一致才能达成。否则,今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免不了会有混乱的局面产生。台湾一旦被卷入乱局,台湾的未来恐怕将毫无指望。这是我个人的推测。

我刚才说“留给台湾的时间已经不多了”,理由是,到二○○八年北京举办奥运为止,中国以武力攻打台湾的可能性非常低。所以,台湾要做新的抉择的话,应该趁着这个机会,在二○○八年以前采取行动。因为,在北京举办奥运之前,中国如果用武力攻打台湾的话,势必会招致全世界的谴责。因此,武力犯台的可能性非常低。

台湾要做新的抉择,其选项就是要“尽速确立台湾认同”,或是要“维持现状、让认同的问题持续模糊下去”。假如是后者(维持现状)的话,那么,二十一世纪的台湾人,将持续活在模糊不清的状况中,在国际社会中仍得不到充分的承认。

所以说,台湾的问题在于,台湾已经是一个成熟的社会了,二千三百万台湾人是否愿意持续活在这样的状况中?这是台湾人自己应该好好省思的问题。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