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中国消费性产品内需逐年下滑

标签:

【大纪元9月2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钱怡香港二十五日电)在要求人民币升值压力下,中国暴露出财政改革的需求,虽然中国国民储蓄率近年来持续攀升,GDP也持续成长,市场普遍乐观预估中国消费性产品的内需市场将逐步扩大,但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兼亚太区经济师谢国忠却表示,中国消费性产品内需市场占GDP(国内生产毛额)的比重却持续下滑。

消费性产品占中国GDP比重由去年的56%降至今年54%,相较于20年前70%的比率,显然有一大段差距,近几年来中国GDP持续向上攀升,中国国民储蓄率也由去年的44%成长到今年的预估值46%,谢国忠表示,这对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是相当高的数字。但有部分人士忧心,在经济成长的数字背后,中国未来将要面临银行坏帐、税制改革所带来的财政冲击。

金融改革必须严肃面对,谢国忠表示,打消不良资产、发展资产市场才能有效提升内部需求,刺激消费,目前大萤幕电视、汽车及彩色手机在中国是较具有发展潜力的消费性产品。税制改革更是金融改革的重要课题,未来5年内中国税制应该可以调整到合理水准,减低减税优惠,利用税收来作为建设基础。

相关新闻
玻利维亚政变 中国产装甲车故障视频热传
【新闻大破解】A股又跌破三千点 经济多癌并发
【新闻大家谈】拜登川普2024首场辩论 火花再现
美国吁中国人赴美学文科 专家:有两个好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