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力宇:平反六四 推动政改

─江泽民交卸军权后胡温应有的方向

杨力宇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10月1日讯】九月十九日中共四中全会闭幕,宣布江泽民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的职位,并决定由胡锦涛继任。

胡锦涛终掌党政军大权
最近半年来,有关江胡争权及江泽民辞职或续任的传闻迄未间断,现胡锦涛胜出,将近八十高龄的江泽民被迫去职,江的亲信曾庆红(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亦未如外界所预料出任军委副主席——胡锦涛终于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成为中共的最高领袖。

在民主及半民主国家,几乎没有国家元首不担任三军统帅;在共产党一党专政国家,党总书记或党主席亦必掌握军权。只有在君主立宪国家(如英国),国王或女王虽为名义上的元首及三军统帅,但军权仍然由总理或首相掌握。在中国,毛泽东及华国锋在担任党主席时均兼任军委主席。只有在胡耀邦及赵紫阳担任总书记时,军委主席则由邓小平担任,胡、赵均无军权,重大的党政事务及政策均由邓小平主导,故有“太上皇”或“垂帘听政”之说。

六四天安门事件后江泽民出任总书记,杨尚昆担任国家主席任满后,江又兼任国家元首,但军委主席仍由邓小平担任。虽然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邓小平退休的决议,但直至一九九七年逝世前,邓仍然在党政军重大决策及人事问题上,发挥巨大的影响力。在九○年代后期,邓及中共其他高层元老先后逝世,江泽民终于全面掌权。

江泽民压制政改
一九八九年春胡耀邦逝世后,天安门学生民运声势高涨,邓小平决定罢黜赵紫阳,由江泽民继任总书记,并决定镇压民运,造成一个历史性的大悲剧。

自一九八九至二○○二年,江泽民主政十三年;二○○二年后又继续掌控军权两年,前后共十五年。江泽民上台后,低调谨慎,并无重大作为,在改革开放上甚至有倒退迹象,邓小平对江泽民非常失望,因而有更换江之意。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至深圳,要求更大幅度地推动经济改革及开放,江泽民感到情势严峻,因而开始积极推动,但并无重大成果。一九九八年朱镕基出任总理,加速经济改革开放的步伐,经济亦快速成长,平均每年高达百分之八左右。

然而,在政治上,江泽民因循保守,并无明显松动。中共虽然先后释放魏京生、王丹等民运领袖,迫使他们流亡美国,但在国内仍然镇压民主运动及逮捕民运人士,对“法轮功”更是多方迫害,并继续箝制人权,较八○年代胡赵主政时期更为严苛。

在政改方面,江泽民只推动村级选举,但自试点开始以迄于今,并未全面实施,村长选举亦未提升至乡、镇、县级,甚至没有这样的规划。江泽民仍然坚持一党专政,无意展开政改。

贪腐恶化
在江泽民主政期间,中国的贪腐恶化,与八○年代相较,其严重性及广泛性已至令海内外震惊的地步,甚至有“无官不贪,无官不腐”之说。“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化”诚然是至理名言;政治上的专权、集权必然是贪腐的温床。没有独立的国会、司法及媒体的监督和制衡,贪腐不可能消除。而经济繁荣逐渐促使中国社会走向“金钱至上”的价值观,致富似乎成为多数人的愿望;贪腐却是致富的捷径——贪污腐化、贫富悬殊,道德破产及其他社会问题在江泽民执政时期更形严重。

胡赵与胡温
在八○年代,胡耀邦与赵紫阳推动经济开放,非常积极,虽然经济成长不若九○年代后期之快速,但却为经济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政治方面,虽有邓小平、陈云等元老的箝制,但胡赵亦有所松动,并取得某些成果。胡耀邦同情学运,反对镇压,终于在一九八七年被迫下台。赵紫阳虽不若胡耀邦开明,但在八九民运期间,不顾个人政治生命,石破天惊,坚决反对镇压,因而被邓小平罢黜,至今仍被软禁——邓小平于一九七七年复出后一手拔擢的胡耀邦与赵紫阳,虽对改革开放作出重大贡献,但也被邓亲手逐出政治舞台。

胡锦涛虽在担任西藏党委书记期间,根据党的决策,采行高压政策,但他出身共青团,亦无天安门镇压的历史包袱,故较有开明形象,海内外人士对其评论亦有肯定之处。

温家宝曾是赵紫阳的“大将”,一九八九年六四镇压前曾陪同赵赴天安门广场慰问绝食的学生,显然同情民运。赵紫阳下台后温继续留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后出任副总理,至二○○三年继朱镕基出任总理。

胡温开始主政后,因尚有江泽民的牵制,虽有某些小幅度的变革,但并未在政改上采取具体行动,仍然是小心翼翼,萧规曹随。

对胡温的期望
然而,胡锦涛现已正式接任军委主席,成为真正的党政军第一把手,胡温时代应已来临,笔者及无数海内外人士对胡温均有高度的期盼,因他们二位不但没有天安门镇压的历史包袱,也没有邓江的抑制,应可独当一面,逐步推动政改。胡温应认识到,政改不但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及经济发展,反而会强化人民及知识分子对他们的支持。天安门民运及其镇压已有十五年的历史,但至今仍是中国人的伤痛——十五年来海内外各方要求平反六四的呼声迄未中断,胡温不可漠视,更不应回避,必须面对及采取必要的行动。平反六四及肯定八九民运应是胡温全面掌权后的第一要务。当然,平反工作仍多困难,但如正视历史,重视民心,这些困难并非不可克服——平反六四将大幅度提升胡温的威望及其统治的正当性,并必可获得绝大多数中国人民及国际社会的肯定。

在此同时,胡温应积极推动政治改革。胡温似有推动党内民主的意愿,但党内民主与国家民主是不可分割的。胡温应考虑逐步采取以下具体行动:

‧扩大村级选举至全国各地,并于三年内将选举提升至县级,五年内提升至省级,十年内提升至中央级,完成全面选举之安排。

‧提升各级人代的权责,使之脱离“橡皮图章”之形象,对政府发挥批评、监督、制衡的功能,并废除各级政协,使人代成为真正的民意机构。

‧党委退出司法体系,建立独立的检调及法院系统,不受党委书记的政治干扰。

‧开放媒体,使之不受制于党政权力之控制,让媒体成为真正的“第四权”,充分发挥独立媒体应有的批评、建言及暴露阴暗面的功能。

‧党国不分及党政不分为中共一党专政的特质,以至出现党高于国、党高于政府的恶质现象;促使党政分离及党国分离应是胡温应有的目标。

‧中国亦有所谓“民主党派”,但“民主党派”其实是中共的“尾巴党”、统战工具及摇旗呐喊的政治应声虫;他们接受中共的领导及财政支持,不可能发挥反对党的功能。因此,取消党禁及允许真正的反对党的存在也是胡温应有的思考。

‧中国仍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由党控制及统率三军;军队国家化应是中共应有的方向。

‧党治、人治均是违反民主政治的原则,中共应逐步走上法治化。

中共应逐步转型
最后,胡温应促使中共逐步转型,从列宁式的集权、专政政党脱胎换骨,转型为一现代化的民主政党,犹如西方国家的社会民主党。

上述政改均是无比艰难的政治任务,中共必须首先放弃永久执政的坚持,接受民主政治政党轮替的要求——这是邓小平及中共其他领袖所坚决反对的。胡锦涛曾强调,中共决不“照搬”西方的民主制度,因它“不适合”中国国情。

胡温不可能永远抗拒民主化的洪流——顺应世界潮流,从经济改革走向政治改革,从经济开放迈向政治开放,把经济现代化推向政治现代化应是全球华人的期望,也是胡温的历史任务。在中共一党专政下,如何克服困难来推动政改将考验胡温的政治智慧、远见及决心。胡温应吸取东欧及苏联共产政权终结的教训,并认识到中共如不推动民主改革,迟早必会被民主化的洪流所终结。

──转自《争鸣》(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名家专栏】你的口罩为什么是中国制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