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新闻透视》台湾需要全方位涉外战略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2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邹景雯╱特稿鲍威尔曾经是对台最为同情友善的友人之一,在即将卸下公职前,他却留给台湾难以忘怀的临去秋波;从根源处否定台湾的主权地位,美国为何会这样做?台湾又要如何化险为夷?这是不容闪躲逃避的问题。

美国固然必须给个说法,但现在显然不是追究鲍威尔是否“口误”的时刻,台湾应该痛定思痛的是,未来要如何厚植本钱与实力,才能防止强权再一次的随意糟蹋,政府对此责无旁贷。

因此,人民首先该问的是,对于未来五年、十年的国际情势演变,台湾究竟该如何订定目标、策定做法,政府有没有备妥短中长期的战略规划?有没有随时依照新的变数修正规划,安排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这种经营政府的概念,是许多企业追求成长茁壮最基本的ABC,民进党政府执政四年多来,擘画的对内、涉外施政蓝图到底在哪里?已经顺利连任的当局应该开始对民众勾勒出愿景轮廓。

说句残酷的话,陈总统的团队或许是竞选劲旅,拿捏选举议题的敏锐确实已经炉火纯青,但是治国的“技法”与参选毕竟有很大的距离,国政不能每件事都从选举出发,过去几年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可以公平检视。

凡事想到选举,必然短线操作,视长期部署为无物,台湾的对美关系由布什上台之初呈现一片荣景,到现在逐渐侵蚀,搞到美国为了该国的利益不得不与台湾划清界线,美国没有道义,但台湾的智慧与精致又有多少?

由于只计算明天,少数决定才具机动性,加以热中恐怖平衡,以单线巩固领导,导致决策体系彻底崩解,不仅在外交,对中、情治系统何尝不是,而一二人操弄讯息落差,反而使内部凝聚与向心涣散,对上位者失去信赖。

这次美国给了台湾“意外”,难道不是这几年台湾一连串意外的回报,阿扁认为不必什么事都让美国知道,同样的,美国又何必向阿扁报告?况且两国的力量不成比例。

以往,台湾派员前往美国,解释说明的多,极少展现战略对话的能力。有次台美对谈时,对于台湾一位要员卖弄名词的辩解,副国务卿阿米塔吉耐心听完后,反问一句“你的目标是什么?”一语道尽台湾游击战的短视。

因此,“四不一没有”后可以“一边一国”,“公投制宪”后又马上可以修宪,对外工作经常做国内消费之用,不要说国内感受复杂,外国人又怎知何时才是真的?

要扭转美中台的三边倾斜,治本之道只有重新建立决策流程,制定长期治国部署,指令涉外大员策略性讨论的能力,否则台湾拥有再好的国际人脉也将无济于事。

美国大选后是一个新的开始,无论谁当选,台湾都要立刻派员全面与新政权上线互动,深化实质交往,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