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冈市 西伯利亚鹳鸟在日本的最后乐园

人气 9
标签:

【大纪元10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谢震南日本兵库县特稿)距离东京都西北七百一十五公里的日本兵库县丰冈市,最近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忧的是遭陶卡基强烈台风肆虐,一度化为水乡泽国的全市各地至今依旧垃圾为患;但让丰冈市民雀跃万分的是,他们以人工饲育的鹳,在多年的苦心呵护下,不但繁殖成果丰硕,也即将于明年正式野放。

截至今年10月上旬为止,丰冈市采自然方式人工饲育的鹳鸟,雄雌总数多达一百一十五只。

学名为“Ciconia boyciana”的鹳鸟,被国际自然保护组织(IUCN)列为濒临绝灭的珍禽。野生的成鹳,目前全球大约只有二千五百至三千只,主要集中在俄罗斯阿姆河中游一带、和中国东北的黑龙江省境内。

平均体长约一百一十公分、体重约四到五公斤,双翼展幅宽达二公尺的成鹳,习惯栖息在水田、沼泽湿地和溪边,主要以鱼、泥鳅和青蛙为觅食对象。

属于季节侯鸟的鹳,每年都会从西伯利亚南迁到中国的长江中游流域鄱阳湖一带、日本、北韩半岛和台湾等地越冬。

尽管鹳曾在北海道以外的日本各地避冬,但在一八六八年明治时期以后,由于滥捕和栖息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日本各地几乎不见鹳的踪影。

据专家分析,鹳之所以在日本绝迹,除了明治时期遭到滥捕和制作标本外,日本在二次大战期间为了取得松根油而大事砍伐,直接导致喜欢在松树栖息筑巢的鹳无以为生。

此外,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农药的大量使用等,也成为鹳群受害的主要杀手。

在这种种不利鹳存活的客观条件中,属于盆地地形、生态环境十分适合鹳栖息繁殖的丰冈市,由于市民保护鹳鸟的环保意识高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野生鹳在日本的最后栖息地。

一九五六年,鹳被日本官方列为“特别天然纪念物”。只不过,到一九七一年的昭和四十六年,丰冈市境内,硕果仅存的一只野生鹳也死了。从此,日本的陆空再也不见栖息觅食或轻逸飞翔的野鹳芳姿。

一九六五年,有鉴于鹳鸟的数量逐渐日减,丰冈市各界结合生态学专家,开始积极着手人工饲育鹳的计划。不但如此,社区居民和农户也响应低污染和无农药生产计划,全力投入配合鹳鸟的复育大业。

丰冈市开始展开鹳的人工饲育之初,鹳鸟的总数虽然还有十二只,但因普遍高龄化和体内残存的农药、近亲交配的遗传基因劣化等多重影响,人工饲育繁殖计划始终一事无成。

直到一九八五年,日本从西伯利亚伯力地区引进六只鹳鸟,再选择其中四只配对饲育,终于在四年之后首度成功繁殖出两只幼鹳。

从一九八九年以后,这批远来客的鹳鸟,每年在丰冈市的人工饲育设施都能平安地成功地繁殖下一代。如今,雌雄总数达一百一十五只。

为了确保人工饲育的成果持之以恒,丰冈市早在十二年前就着手制定一项有关鹳鸟的野生回归计划。此外,继兵库县政府在1999年设立“鹳之乡公园”,第二年,丰冈市立的“鹳文化馆”也正式营运。

相关新闻
培果病毒重返  会关闭作业系统安全防护功能
【投书】希望了解日本对华诚意
李登辉:台湾制宪必须尽早进行  打造新国家
伊拉克发现的遗体又传并非日本人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