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学者质疑多维报导的公平性

人气 18
标签:

【大纪元11月12日讯】(希望之声广播电台报道)由“二十一世纪中国基金会”主办的“信息时代的族群关系”国际研讨会,于11月5日到7日在美国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市(Hartford)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举行。在11月6日下午的发言中, 有一场非常生动的讨论, 与会的许多学者向多维创办人及主编何频提问, 对多维新闻网的报导的公正性提出了许多尖锐的批评。

  鉴于海外的中文媒体和中文读者都非常重视海外媒体报导所应有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特别根据录音整理有关多维何频的所有问答如下(完整本)。

  王健民发言(亚洲周刊资深特派员):多维网站我每天都看。表面上看起来,就像何频讲的,多维网站好像很公平的样子(众笑)。登了很多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中央社、民运的消息。那实际上的话,有个朋友告诉我说这样是很不公平的。所谓的公平是双向的。新华社、中新社的网站可以自由地到美国来,那你多维网可以自由地进入到中国大陆去吗?所以这种公平是假的。

  王健民发言:北京、中共可以到美国来自由地办报纸,人民日报可以自由到美国来发行,中央电视台可以来美国落地,但是香港的无线电视、香港的自由媒体可以到中国大陆去吗?不可能的。(众笑)

  王健民发言:所以我认为这个交流应该是双向的。问题现在有没有办法,迫使北京在公平机会的原则下允许独立媒体到中国大陆去呢?美国国会能不能这样做呢?通过一个决议,如果你这个大陆不开放的话,我也不让人民日报进到美国来,我也关闭你中央电视台在美国的落地权。有没有可能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王健民发言:你认为多维这样大量登载中新社、新华社的消息是公平的吗?

  何频回应:我只是觉得你赋予了我们多维不准备、也没有能力完成的使命,我们不是中国,不是流亡政府,也不是反对中国政府,不是敌对反对势力。我们只是一个海外的新闻网站。我们主要的诉求,是让海外的中国人,了解来自中国政府的信息,了解来自中国自由作者的信息,了解来自海外自由作者的信息。我们的出发点和我们的目标,都是让中国不同的政治势力的观点,在多维这个平台上得到表现。

  何频回应:我们的目标并不是一个异议网站,不是像“议报”那样的提出“突破新闻封锁”的目标。我们在自由的时空下,我们能不能办出一个像西方一样的、正常的媒体。来自中国大陆的很多朋友都有你这样的对我们的批评,他们说:中国政府已经有充分的资源进行他们的宣传,你们的资源本身很有限,我们的时间也很有限,我们不喜欢看新华社、人民日报、中新社。

  何频回应:但是我告诉他,我们要影响的不是你们这些人,不仅仅是你们这些人。我们要影响的是一些和你,和我和很多人政治观点不一样的人。如果很多人在海外进行正常生活,正常生活就是你不是流亡者,你不完全生活在流亡者的圈子里面。

  何频回应:你是生活在一个正常的海外华人社会,你很清楚的了解 - 真正的爱国者在海外华侨里面,80%甚至更多的海外华人,我参加他们的会议,我变成异议人士,他们对中国政府的这种支持程度完全出乎你们的想像,我不管它后面的动机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当然我们作为一个媒体人,当然我们投资者是要一个回报,我们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讲,我们只是希望我们的声音在更大的光谱之下让人接受。如果我们是在中国大陆,我们可能是不一样的。

  程晓农博士(当代中国研究网站和杂志主编)发问:我想接着何频先生的话题,因为他已经“交待”了。(众人笑)从一个西方自由国家的标准新闻媒体的做法和角度,请你评价一下你自己的多维新闻网,在哪些方向上与西方的正常的、自由的媒体有什么不同?相同的我不管。

  何频回应:非常大的不同是我们的专业程度是不能比的。大部分已经成熟的西方媒体是我们所尊敬的,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另外就是我们和西方媒体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西方媒体是在一个比较丰富的、完整的、自由的环境下发展的媒体,媒体可以显现它自己固有政治立场,比如保守的、自由的。但是多维在面临中国转型过程中它所选择的角色不是媒体,不是在完全正常的西方社会环境下,所以它选择的角色不是反对的角色,也不是中国政府的角色,而是选择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让不同的政治声音都能在这里表现出来。

  程晓农博士再问:有没有什么话题是基本上被你们排除的?

  何频回答:我们认为不是事实的话,我们认为不成道理的道理,是不能刊登的,其它都可以。所以我今天跟你讲,在我们的平台上,可以看到中国政府的声音,也可以看到《北京之春》,我们几乎完整地、一字不漏地端上去,也几乎不漏地把《民主中国》的文章端上去,后来21世纪基金会打个电话,新闻也可以完整转载,台湾中央社也是一样。

  赖安智博士(议报副社长):我也是针对这个多维。你刚才提到你们好多东西都是转载别人的东西,那我们就不说了。你怎么转载都可以,根据你们的标准。我有一阵子也很喜欢看你们的东西,特别喜欢看你们自己发的东西。这里我要给你们提一个意见。为什么呢?你们有好多东西,用非常含糊的语言在说。比方说,对某一个问题,你们会说:“有一种意见认为”,“有些学者认为”,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不专业化的,我提醒你们以后不要用这样的话。

  赖安智博士:如果你去看美国的报纸,或者说,比较负责任的报纸,即使他要隐藏这个新闻的来源,他也要提供一点点Identity(身份),比方说:“中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美国政府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这样的话你是可以说的。但是你说,“有一种观点认为”,“有一些学者认为”。

  赖安智博士:这样非常容易误导别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知道这是你的观点还是真正是别人的观点。在中国,共产党的宣传经常说,“全军广大指战员衷心拥护”,(众大笑) ,“中国人民热烈拥护”,这就是说,用别人的话MAKEUP(编造)一个Identity来说自己的话。我觉得多维在这上面,至少在这一点上你们要避免,这给人的印象非常不好。

  何频回应:非常非常感谢,当然我想讲的是我们的问题远远比你讲的要多很多,所以我每次都在痛苦和困惑之中。我们招的记者有来自于台湾,香港,大陆,都是非常的年轻,他们没有包袱,而且他们基本上是在中国、台湾,香港,或者在美国接受了新闻的训练,那么他们怎么面对这么一个复杂的。

  何频回应:我们公司才50个人,当然在海外已经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对于我们这么一个24小时运转的新闻网站,我们有一个几个州发行的、不同版本的多维时报,我们还有“周刊”。还有其它的一些业务要开展。所以对我们来讲,确确实实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是我个人领导无方,困难很多,而且失控。

  何频回应:今天一碰到吃饭,宋永毅先生给我扣了个帽子,他说你肯定支持凯利,后来幸亏我们多维马上有一个员工作证:我是我们公司五十个员工里面,是惟一支持布什的两个人之一。他的理由是你们整天发那些支持凯利的言论,其实我也失控,现在北京失控,我的多维公司也失控。另外就是很多年轻记者,他们怎么成为一个刚才这位先生所讲的,符合西方经验标准的记者,这得有个过程。幸亏焦国标教授来了,可给我们上上课,指点一下我们记者应该怎么做,实际上我们是花了一些功夫,但是你今天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明天另一个问题又出来了,防不胜防。问题确实很多,我们愿意接受一切批评。

  凌锋:刚才何频讲到了多维取舍新闻的标准是看“是不是事实”,我想问一下你怎么判断一些新闻是不是事实。像新华社、中新社发表的“新闻”,你认为大部分是事实呢还是大部分是造谣?(众人大笑)

  何频回应:哎呀,老林, 这么哎呀,我不能回答了。

  一与会者:“那就低头认罪吧!” (众人大笑)

  何频回应:我刚才讲了,我们拒绝刊登那些我们认为不是事实的新闻,或者我们认为不成为道理的观点。但我同时也说了,我们是一个公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同政治势力的声音都可以发表出来。这两个我认为是连贯在一起的。

  何频回应:例如我们要了解中国政府的演变,但是你作为一个政论家,你假如要评论中国的事情的话,你必须要了解中国官方的基本看法,对不对?我基本的一个观点是相信读者的判断力,而且我认为在海外不管你持什么立场,不管你对中国朝什么方向发展抱着什么样的期待,了解中国政府的声音是主要的,是必需的。所以我在前面讲,我承认我们是“中共的传声筒”,我承认我们是“民运人士的传声筒”,我承认我们是各种政治势力的传声筒。

  何频回应:比如像关于法轮功的事情,法轮功的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我就敏感地意识到这一事件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当时报导法轮功的事情,我们也一直追踪法轮功的事情,一直到法轮功自己的媒体非常强大,影响非常大,我们减缓了这方面的报导。一直到最近,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新的案例,就是武汉电视台台长赵致真的案例,我们发现这个案例特别特别有意思,我们再重新的关注它。在我们那里,我相信绝大部分的,包括凌峰先生,您的文章或者其他人的文章,都在这里没有任何障碍地发表。

  鹿青霜(大纪元副主编)发问:我刚才要问的一个问题,也是要问何频先生关于法轮功的报导(众人笑)我注意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法轮功刚刚被镇压的时候,多维网站有很多报导,法轮功方面怎么说,政府怎么说;但是我注意到一个非常微妙的、一个没有弧度的转向:从那个开始之后不久,所有关于法轮功的报导,都是政府一面倒的报导,基本上你要看了多维网站关于法轮功的报导,你一看法轮功不得了,“杀人放火”、“上吊自杀”,重点突出,停留很久,第一行,重点推荐。

  鹿青霜:在法轮功五年多的抗争中出现过很多重大的事件,比如说全球诉江,在世界的法律史上关于追究群体灭绝罪方面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这只是举一个例子。但我注意到,这么多重大事件当中,所有关于法轮功的报导,没有法轮功方面的说法。在这次法轮功开始诉讼前武汉电视台副台长,控告他有煽动仇恨犯罪这种事情的时候,多维做了大幅报导,而且我还读到非常非常有趣的内容。

  鹿青霜:我刚才在发言的时候没有提:但是我读到一篇文章发表在“观察”网站上,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在美国张秉军对中共海外渗透的一篇研究报告,题目叫“海外亲共媒体受中共领馆指挥”。在这篇文章中他谈了大陆反美宣传有什么样的后果。他在举例说明的时候两次提到了多维网(有人笑),提到多维网的“大家论坛”中的读者发言,80%以上关于法轮功的讨论是攻击性的、谩骂性的。同时作者还讲:“911事件发生时,在海外最主要的中文网站多维网的‘大家论坛’上,超过一半的帖子是对三千美国人遇难的幸灾乐祸,其中接近三分之一是欢呼、高兴美国人丧生,认为是打击了美国霸权。在美国哥伦比亚号宇宙飞船失事发生时,多维网的‘大家论坛’上,有多人发贴为美国人遇难‘感到高兴’,称遇难的宇宙飞船最后解体散降的空中弧线,是‘中国人庆祝节日的焰火’。”

  何频:非常谢谢她对多维的批评。我认为这种坦率的讨论,比我们坚持一种正确的观点更为重要,因为通过这种观念本身的讨论,可以使看到更多的事实的真相。

  何频:我照着她的问题回答。第一个是关于 “大家论坛”的问题,我不大清楚这位先生做的是什么样的统计。大家论坛正是因为自由空间的发挥,我们后来到了一种完全失控的地步,我们后来不得不关掉了一段时间。我们的技术力量没有办法控制那些自由的言论,这也是我在网络发展中感到非常悲哀的一些地方。我认为法轮功也好,共产党也好,都是可以批评的,不可能不接受批评。但是在网上对法轮功的攻击或者对共产党的攻击完全是一种谩骂性的东西。我也不知道“多维新闻网”是不是,但是这种自由的论坛我们确实没办法控制。我们控制得不好,后来才被迫停下来改进我们的程序。

  何频:至于为什么我们后来对法轮功的报导有所减弱,原因有几种。第一种就是我前面讲的,法轮功自己的媒体、网站确实非常发达,而且影响很大;第二,对法轮功本身,我确实有自己的看法,主要是两点:首先我毫无疑问、没有任何条件地反对和谴责中国政府对法轮功的镇压行为,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另一方面,法轮功是一个比民运组织和人权组织更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他们的理念和他们所陈述的事实,我们真是很难去弄清楚。海外有很多的中文媒体因此而惹上很多很多的麻烦,法律的诉讼,尽管后来是法轮功败诉了,但是毕竟这种诉讼过程,对于一个媒体来讲是很难承受的。假如我们对于某个法轮功的定义解释不大清楚,即使我是善意的,但是我解释错了,李老师说你不对,那我就完了!(有人笑)

  何频:我们在报导的时候,我确实承认,因为我们与新华社的关系,与中新社的关系,在自动传送的过程中,我们的人力不够,有一些它自动传送来以后,有一些对法轮功是非常低级下流的,是否事实我先且不论,即使是事实,中国政府垄断声音,我认为也是不能容忍的,所以我们也采取了一定措施对他们进行屏障;我们不承认的是,我们故意将中国政府污蔑法轮功的声音放得很大,或者停留时间很长,这确实不是事实。另外我们跟“中央社”也有合作关系,中央社任何关于法轮功的报导,我们都没有进行任何删节,“美国之音”、“BBC”这些媒体都有法轮功的报导,我们几乎是不遗漏地转载。比方最近“纽约时报”关于法轮功在纽约街头的抗议活动,站在新闻的角度来讲我们觉得挺有意思的,我们也想深入报导。

  何频:对于赵致真事件,我们认为它比一个官员被起诉更有意思,原因就在,比如我认为江泽民、薄稀来这些人被起诉,他们本来就可以被监督、被起诉嘛。或者是一个官员被另外一个团体来谴责、起诉,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赵致真,我跟他不认识,我看的那个事情很有意思,他是在中国政府镇压法轮功之前,拍摄了一些关于李洪志先生的记录片,然后这个记录片,听说是有一部分素材,被中共政府后来镇压法轮功所使用了,法轮功因此认为他参与了对法轮功的迫害,成了江泽民帮凶,参与了镇压法轮功。后来赵先生在美国受到法轮功起诉。赵致真先生他认为他是站在一个科普作家的立场上,他有几重身份,第一,他是武汉电视台长,我们都知道他这个官方身份,但是他另外一个身份是科普作家,他是站在他的立场认为法轮功是怎么怎么样。

  何频:所以我们认为这个个案满有意思,第一,他也是新闻工作者,第二,他是一个地方的小官员,第三,他是科普作家,他来讨论法轮功现象,被法轮功起诉,那么这个案子是满有意思的。它涉及到言论自由的问题,涉及到科学与宗教信仰的关系问题。

  何频:所以为了这个稿子,我们真是“绞尽脑汁”。为什么绞尽脑汁呢?一定要尽可能不伤害赵致真先生,尽可能不伤害法轮功,而且尽可能尽可能的把双方的观点都呈现出来。所以后来有一些法轮功团体写文章说我们“绞尽脑汁”,“费尽心机”,确实是事实。(有人笑)是即便是这样,我们有没有完整地、精确地呈现法轮功的观点,有没有完整地准确地呈现赵致真的观点,我不敢打包票,我欢迎大家针对这些文章进行批评。比较好的文章揭露多维是江泽民的嫡亲网站。那么到论坛上贴在上面,我就跟论坛编辑讲,我说一定要把批评“多维”的文章放在最醒目的位置。如果你们去看看基本的网站记录的话,我们常常是把批评“多维”的声音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因为我认为,批评我们不仅使我们可以改正错误,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胆量接受这批评,这是我们的力量的一部分。

[希望之声首发]
http://soundofhope.org/programs/162/13555-1.asp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李强论述大陆劳工特殊状况对世界劳工的影响
【独家】 崔健自述:我的摇滚生活方式
舆论打手赵致真  有人假意在帮你
美国带色中文报刊开始触及FLG话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