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否在6千5百万年前完全灭绝有争议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2月9日讯】(大纪元记者刘菲编译报导)有人认为恐龙并未在6千5百万年前的小行星碰撞中立即灭绝。在中国发掘出的恐龙蛋碎片化石似乎推迟了恐龙的灭绝期。但是有新数据表明这些恐龙蛋化石与后期沉积物在淤泥和碎片的流动下混在了一起。BBC2月9日对此作了报导。

恐龙直到白垩纪仍生存在地球上。然而在第三纪的开始﹐6千5百万年前﹐它们突然消失了。

在世界的许多地方白垩纪和第三纪的沉积物被一层黏土隔开。这层黏土被称作K-T界线。

它含有大量的铱。而铱是陨石中常含有的元素。有学者提出造成墨西哥的齐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小行星碰撞可能是恐龙灭绝的原因。

在中国南雄发现的恐龙蛋残片化石含有第三纪的残留物和花粉﹐显示了恐龙可能幸存至6千2百万年前。

然而现在美国和中国的研究者开始对此产生争论。

他们称这些蛋壳的碎片原来产生于白垩纪﹐但在第三纪中随着泥土的流动重新沉积下来。在蒙大拿﹐新墨西哥﹐玻利维亚和印度还有类似的显示恐龙存在于第三纪的发现。但都引起科学家们的置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巴西亚马逊地区发现恐龙化石
巴西亚马逊流域发现恐龙化石
巨型昆虫 3亿年前称霸地球
NASA砸巨资 委托SpaceX协助“销毁”太空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