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建筑 绿的最好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3月1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王凌莉/专题报导 亚洲近来掀起一股建筑向天空追高的狂潮,除了目前居世界排名第一的台北101大楼外,香港、广州和汉城也在赶工盖高楼。不过,在环保意识高涨的二十一世纪,建筑在为城市增色之余,也朝自然环境的生态考量发展。专业建筑师和学者们最近在书市中畅谈建筑永续观,他们提出,未来的建筑,“绿”的最好,试图以人为本的基础推动建筑的绿色革命。
 
“绿建筑”在世纪之交,已成为全球建筑物设计或施工的原则,依照内政部建筑研究所的解释,“绿建筑”是指从建材生产到建筑物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管理、拆除的过程中,消耗最少地球资源、使用最少能源、制造最少废弃物的建筑物。
 
建筑学者陈启仁就认为,木造建筑是最能够契合绿建筑理念的构筑方式,因为木材是环保且永续的建材,从建筑专业来看,它具有节约建筑物能源、释碳量、基地保水、废弃土及废弃物减量、缩短工期及经费、高回收等优点,能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冲击,它渐渐成为欧美日最普遍的房屋选材。
 
他在《认识木建筑》一书中,除了说明木建筑的历史发展、地理分布、材质特性、构造方式和用途外,也深入介绍国际新近的木建筑案例,其中也包括法国古迹木建筑维修的近况。他说,当人们愈来愈重视房屋的生命周期与环境的关系,减少基地开发时对地表的破坏,把环境生态的健康视为生活品质的一部分时,自然、再生的环保建材,轻质轻量的构造系统,终将成为建筑的主流。他强调,木建筑不会取代所有的建筑型态,但却将是未来人们追求的理想住居环境。
 
而构筑都市景观主体的摩天大楼,虽然是二十年来最耀眼的建筑类型,国际生态建筑师杨经文则提出,利用被动式低耗能的技术,能建造出与环境产生互动关系、有效,并能增加用户舒适度的建筑物。他强调,即便是能够充分利用土地机会的摩天大楼,也应该以生态环境考量,才能提供更人性化、更具地方特色的生活空间。
 
透过《摩天大楼--生物气候设计入门》一书,他除了专业概念简要说明摩天大楼的垂直动线、风与换气、外墙与被覆、地下与地上结构、室内环境服务设备外,也探讨摩天大楼空间使用与生活文化,包括建筑美学形式与艺术。
 
他认为,新世纪超高楼层建筑,必须具备智慧型机械和电子装置、以生物气候途径达到省能效果、太阳能供电、创造旅馆级自然舒适的公共空间、严格的逃生措施管理。在《摩天大楼--生物气候设计入门》里,还介绍国际著名摩天大楼与设计者,同时也列出世界前一百名的摩天大楼。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奇特的旅游新趋势:搭机时什么事都不做
专家推荐搭机前吃这种水果 让飞行更舒适
什么是鸟击? 飞行员应该如何处理?
飞机乘客登机时 空服员有哪些事要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