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论》(五):台湾与香港–寻找爱国路

桑恩

标签:

【大纪元3月25日讯】经过二零零零年台湾总统选举的教训,今年踏入三月,北京几乎没有就台湾的总统选举发表过任何评论,避免因为北京因素的介入而变相为民进党助选。

虽然如此,今年台湾大选投票,北京因素或多或少仍然影响台湾选民的决定,近期的爱国爱港讨论正是其中一项。

台湾暨南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系主任、同时是总统府国策顾问的翁松燃指出,香港近期因为市民要求政制改革而爆发的爱国辩论,已经令台湾人对一国两制失去信心。翁松燃指出,台湾社会已经民主化,很难要他们接受以香港作为典范的一国两制。

谈到香港人的国家认同,翁松燃认为,香港与台湾有一些地方是相似是,就是大家都不否定中国这片土地及文化,但无法接受大陆现行的政治制度。

台湾的前民进党主席、目前旅居美国的施明德指出,美国人谈爱国很理直气壮,因为他们的国家认同很清晰,但香港与台湾基于历史的偶然,社会中对爱国有不同的定义,所以台湾人与香港人面对爱国这两个字是很痛苦的。

施明德认为,历史令国家的定义变得模糊,要去仔细厘清爱国的定义会有困难,但不能够因为一个人被打为不爱国就禁止参与民主政治,因为历史也告诉我们,所谓爱国者有时反而会将国家推向罪恶的深渊,希特拉就是一个例子。

在此次台湾的总统大选中,蓝绿两营提出的国家认同其实并没有冲突,重点是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施明德说,他正在写一本国家论,要为台湾的国家定义归纳出共同结论。

施明德强调,未来两岸复谈,首先应该谈的不是和平,而是合作,因为和平这个问题太大,要在短时间内改变过去半个世界历史塑造出来的面貎并不可能,而在二十一世纪,两岸如何分工合作,共同面对全球化的浪潮、进入全球化的轧迹,才是对两岸人民都有利的方向。

《亚洲华尔街日报》在台湾的总统大选后发表评论指出,近期台湾及香港的局势演变都是在北京意料之外的,令北京难以驾驭,而北京当局部分领导人坚持对台湾和香港采取强硬立场,是因为担心台湾与香港的民主运动会延伸到大陆。

报导又指出,即使大陆经济日益强大,但仍无法阻挡台港出现的情况,令人觉得:大陆只想与台港经济结合,却不愿意尊重他们的政治冀求。

──转自《自由亚洲电台》(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陈礼江﹕ 强迫爱国,说明亡国亮红灯
“爱国论威胁香港自由”
民调指中央越批评 港民主派得分越高
“有人蓄意借爱国论在港台搞起事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