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业走向世界(3):策略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6月23日讯】(美国之音记者若思报导) 我们在前面的节目里提到,中国的建筑公司已经进入了美国市场。中国最大的建筑公司中建总公司的美国分公司今年夏天将在纽约市的哈莱姆区修建一座造价为1点9亿美元的商业办公综合大楼。此外,这家公司还赢得了总价值高达3700万美元的南卡罗莱纳州3所学校的承包合同,以及一项价值370万美元的纽约市布鲁克林区翻修地铁站台的合同。与此同时,中国的上海建工集团也将于今年8月在纽约市的法拉盛建造一座造价1点1亿美元的办公大楼。

分析人士指出,这些项目虽然不起眼,却表明中国建筑公司在美国不再仅仅承接与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有关的项目了。它们参与建造的这类项目包括中国驻华盛顿使馆的部分工程、中国驻芝加哥领事馆,以及南卡罗莱纳州一个属于中国国营家用电器制造商海尔集团的冰箱厂。

总的来说,发达国家的建筑公司目前在技术上仍然比较先进。那么,在技术上比较落后的中国建筑企业如何开拓发达国家的市场呢?中建总公司的美国分公司“中建美国有限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海斯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阐述了他们进军美国市场的策略。他说:“我们进入当地市场后,充份利用当地的人才。比如,在南卡罗莱纳州,我们建立了一个工作基地,我们在那里已经五年了。通过为中国公司海尔修建30万平方英尺的厂房,我们与当地的建筑分包商和管理人员建立了联系。”

海斯说,在美国市场上,他的公司总是充份利用当地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他举例说,中建美国有限公司目前有30多位高层管理人员,其中只有百分之20来自中国。而该公司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和中下层管理人员,几乎全部都是美国雇员。海斯说,很多人以为雇用来自中国的工人可以节省成本,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你从中国雇工人到美国来,必须为他们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如果把这些费用都加起来,对公司来说省不下什么钱。实际上,对我们来说,使用当地人才成本更低,也更好。”

*近年来开始雇用外国员工*

不过,众达国际法律事务所驻北京的合伙人艾浩利律师说,中建美国有限公司在美国雇用当地劳工、不使用中国工人,主要是因为取得美国签证很困难。同时,中国工人离开中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他们把工程交给当地分包商去做。艾浩利指出,出现的一个变化。他说:“中国公司从传统上来说不愿意雇用外国人。这种情况已经出现了变化,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赏识外国建筑师、工程师和管理人员所带来的价值,尤其是在外国市场上。”

艾浩利律师说,中国公司已经意识到,需要雇用当地的员工,让他们和中国员工一起工作。这不仅能提高效率,也为中国员工提供了向外国员工学习的机会。

美国著名的专业杂志“工程新闻记录”的高级编辑图拉兹指出,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中国的建筑公司现在甚至把部分工作交给印度的建筑公司去做:“我甚至听说,听一个美国公司提到,一些中国公司出于成本上的原因,把设计工作交给印度的公司去做。”

中建美国有限公司进入美国市场上已经十多年了,它参加公开的项目竟标也有几年时间了。这家公司的高级副总裁海斯说,在美国市场上,他的公司是通过出色的管理队伍来击败其他投标者的:“这只队伍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是通过不断淘汰来形成的。我们在三、四年前开始参加对公共建筑工程项目的投标,因此我们有几年时间来建立一只出色的管理队伍。”

*发达国家的建筑公司仍领先*

海斯说,中建美国有限公司希望进入美国建筑公司400强的排行榜。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大部分专家也认为,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建筑企业打入美国市场。不过,总部设在西雅图的全球设备技术公司的总裁罗斯曼认为,中国建筑公司进入美国市场的规模不会很大,因为在劳工和建筑规章方面还存在很多障碍。罗斯曼说,在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方面,发达国家的建筑公司目前仍然居于领先地位。“在管理和工程技术方面,中国正在迎头赶上,也决不缺少人才。中国的教育体制很出色,中国人也很精明强干,但是一些发达国家在建筑业的设计和工程方面仍然居于领先地位。据我所知,西雅图的卡里森建筑师事务所正在为中国的项目和建筑进行设计。”

华尔街日报的报导指出,中国建筑商面临的长期挑战是,不仅以分包商的身份参与大型项目,而是更上一层楼,以总承包商的身份来承接整个项目,因为后者的利润更丰厚。目前,在“工程新闻记录”杂志罗列的全球225个最大的建筑商里,中国企业占了百分之20。但是它们承接的项目价值仅占这些项目总价值的百分之6点1。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城市介绍:德州首府奥斯汀
阿逮捕枪杀中国工人嫌疑人
二塔利班份子涉及大陆工人遇害案被捕
阿遇袭中国工人身后留下30名孤儿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