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洛﹕ 清江大龙潭水坝围堰溃垮事故

人气 7
标签:

【大纪元6月3日讯】 前言

今天是国际六一儿童节,是地球上所有孩子的节日。

2004年5月27日,湖北省恩施市的清江大龙潭水坝工程发生水库大坝围堰垮塌事故,造成至少18人死亡。溃坝的洪水冲走了 一辆载有12名儿童的面包车。这12个孩子是:

邵鑫,女,6岁
游爱,女,3岁
陈亮,男,4岁
姚正鑫,男,2岁半
方琴,女,5岁半
曹晓琼,男,6岁
黎红阳,女,1岁半
黎启,男,5岁
王芳,女,6岁
秦天(又名秦涛),男,5岁
邓世元,男,2岁
何兴雨,男,3岁

本来,这12名孩子可以和世界上其他孩子一样,欢庆国际六一儿童节。可是他们悄然离去,没有机会向爸爸、妈妈告别,没有机会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告别,没有机会向阿姨老师告别,没有机会向他们的朋友告别,没有机会向他们的玩具告别。他们还太年幼,他们在这世界上的日子实在是太暂短了。

一、谁是大龙潭水坝工程的设计者、建造者和工程监理者

清江位于湖北的西南部,是三峡以下湖北省境内长江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利川市齐岳山龙洞沟,在宜昌下游枝城(原宜都)处注入长江。清江干流全长423公里,流域面积为17029平方公里,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400毫米,河流总落差为1430米。清江是一条典型的山区型河流,河流坡陡水急,水位陡降陡落。清江在恩施境内长127公里,河床由海拔330米降至262米,平均坡降为万分之五(在100公里河段中河床高度下降了50米)。清江的洪水流量大,而枯水期流量小,据恩施市小渡船径流站实测,最枯流量仅6.8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却高达4050立方米/秒,最大洪水流量为最小流量的600倍,可见河流流量变化之大。要调节这样大的流量变化,就需要很大的水库库容才行。

大龙潭水坝工程位于恩施上游清江干流,位于恩施市清江大龙潭峡谷,距城区中心11公里,厂区紧靠318国道。处的年平均流量69.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为21.85亿立方米。据说大龙潭水坝工程的目标是防洪、发电、供水、溉、养殖、旅游。工程由拦河大坝,引水式电站厂房组成,拦河大坝为弧形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海拔462米,坝高54米,坝顶长172米。设计水库总库容5200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700万立方米。防洪目标是使恩施城区洪标准由2至3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设计安装3万千瓦发电机组,设计水头28.3米,引用流量124立方米/秒。发机年利用小时4317小时,年发电量1.3亿千瓦小时,期望可创造年产值5720万元。

2004年5月23日,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新建的侯机厅水泥房顶倒塌,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法国和世界新闻媒介马上披露了工程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同时也披露戴高乐机场新建侯机厅的建筑师也负责北京中国大剧院的设计。

中国新闻媒介的重点在于如何贯彻领导的指示,在几百公里长的江段上出动几千名群众和警察“搜救”失踪人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要查明事故原因。湖北省省长罗清泉也要求找准事故发生的原因。那么起码应该知道:谁是这个工程的设计者?谁是工程的建设者?谁是工程建设的监理者?

据笔者掌握的资料:
大龙潭水坝工程的规划设计单位是长江水利委员会,
大龙潭水坝工程围堰的施工单位是中国葛洲坝集团,
大龙潭水坝工程的监理单位是长江水利委员会。

(附注: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大坝工程也是由长江水利委员会规划设计,中国葛洲坝集团是三峡大坝工程施工的主力队伍,负责三峡大坝工程监理的又是长江水利委员会)

二、围堰溃垮是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吗?

围堰,英文名称为cofferdam,也是坝的一种,目的是为了围住水工建筑物施工场地,保证大坝建设的临时挡水建筑物。主要有土石围堰,混凝土围堰等形式。土石围堰造价低,施工时间短,但不允许溢流;混凝土围堰强度大,造价高,堰顶可溢流。与混凝土围堰相比,土石围堰在大坝建成之后的拆除比较简单,费时费钱少。大龙潭水坝工程采用的是土石围堰,可能是出自造价和施工期紧迫等的考虑。简单地说,围堰是临时坝,围堰溃垮也是溃坝的一种形式。

根据新闻媒介的报导,造成此次围堰溃决的主要原因是“陡降暴雨”和“山洪暴发”。一些媒介干脆把它说成是“5.27湖北山洪事故。”不可否认,没有天降暴雨就没有山洪,清江中没有大流量的水流,也不可能导致溃坝。但是,这不是溃坝的主要原因,因为在大坝工程(包括围堰)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暴雨、洪水都是必须考虑的因素。更何况大龙潭水坝工程的目标第一是防洪,工程中怎么能够不考虑暴雨、洪水的因素呢?

清江是中国著名的暴雨区

清江上游是中国著名的暴雨中心之一,这个在中学地理教课书中就有。恩施市年多年平均降雨量1655毫米,降雨年际变化较大,年降雨量最小值916毫米,最大值2333毫米;一年内降雨量四季分配不均,雨量多集中于夏季,其多年年均降雨量1042.6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63%。夏季暴雨出现频繁,暴雨强调大。

2004年5月1日至2日曾出现比27日更大的降雨。

据报导,26日到27日一日降水65.9毫米。这不可能是溃坝的主要原因。因为就在事故发生的20多天前,也出现了大暴雨。2004年5月1日至5月2日,恩施州全境普降大到暴雨,平均降水量达60毫米,有三个报汛站的场次降水在100毫米以上,最大场次降水达128毫米,最大6小时降水达43毫米。

溃坝前流量远小于坝址历史最大流量

目前报导的有两个流量数值,都是溃坝前的流量(17时49分),一说每秒900立方米,另一说为每秒1700立方米。根据工程设计资料,坝址历史上最大的流量为每秒4050立方米,为溃坝前的流量每秒1700立方米的2倍多(为每秒900立方米的4倍多)。在建设过程中出现每秒1700立方米的流量,应该在围堰安全设计考虑范围之内。

三、大龙潭水坝工程施工期的问题

根据湖北省政府1994年批准的规划,大龙潭水坝工程施工期施工期为4年半共54个月。2002年5月,葛洲坝集团一公司中标,承担大龙潭水坝工程,合同工期为2002年6月15日开工,2004年11月30日完工,总工期不到30个月,比原定的54个月少24个月。但是葛洲坝集团一公司是在2002年9月才进驻工地,比原计划晚了三个多月,但是完工日期没有改变,这样工期就缩短为27个月,正好是原计划的二分之一。

2003年10月8日清江实现工程截流,截流之后应该进行围堰灌浆,加强围堰的强度,至此为保证大坝建设的围堰才能算完成。从2003年10月8日到2004年5月27日溃坝,围堰总共才存在7个多月的时间,今年5月是第一次经历汛期,承受考验。

由于葛洲坝集团一公司施工队伍进场时间滞后三个月,工程前期导流洞又未贯通,征地移民未完成,原来计划在两个枯水期的施工量,必须在一个枯水期内完成。施工时间的不足,往往导致严重的工程质量问题,这个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有沉痛的经验教训。

四、5月初围堰曾经出现渗水现象

前面已经谈到,2004年5月1日至5月2日,恩施州全境降大到暴雨,流量加大,水位上升,之后围堰曾经出现渗水现象。据报导曾对渗漏的围堰采取了补救措施。问题是,在围堰出现渗水现象后,为什么没有把工程暂时停下来,对围堰采取有力加固的措施。大龙潭水坝工程是去年10月才合龙,今年5月是第一次经历汛期,应该十分谨慎才是。可以说5月初围堰曾经出现渗水现象,是5月27日溃坝的前兆。

五、工程没有应急措施或没有采取应急措施

大龙潭水坝工程虽然只是一个中型工程,但是据城区距离近,又紧靠公路,本应该十分重视大坝安全问题,有应急措施。

5 月27日洪峰会到来,工程指挥部已经估计到了,所以在工地上没有工人施工,只有7名民工看守设备。此时工程指挥部应该把洪水会漫溢围堰,围堰可能会溃垮的情况告诉地方政府,通知当地政府和公安交通机关,禁止人员和车辆进入坝下危险地区(包括禁止车辆使用318国道),实施人员撤离。

就在在围堰垮塌前几小时,水位达到警戒水位时,施工指挥部已经通知7名工人撤离现场,明显预感到要发生非常事故。在这个时候,施工指挥部为什么不启动应急措施(或者根本就没有应急措施)?为什么不采取强制措施,禁止人员和车辆进入坝下危险地区?如果动用“应急机制”,这十二个幼儿园的小朋友本不会被溃坝洪水冲走的。

结束语

在国际六一儿童节的前四天,十二名幼儿园的小朋友成为水库溃坝的牺牲品。

记得前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在河南板桥水库(溃坝后)重建纪念碑上,把板桥水库溃坝的原因归之“时值十年动乱”。溃坝的原因是十年动乱,所以没有人要为此负责。人们期待着中央调查组给中国人民,给死者的家属,给这十二名小天使一个令人信服的调查结果。

———转载《观察》(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王维洛:中国执行的是最严格的农田保护政策吗?
王维洛:堤防之溃在于系统的整体腐败
王维洛:怒江两库十三级水电开发工程的喊停
王维洛:拆除“黄河三门峡大坝”的阻碍何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