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用光线移动水分子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8月24日讯】(大纪元记者于止戈编译报导)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小组成功进行以光线移动水分子的实验。

在哈林顿生物工程系担任副教授的唐尼-加西亚(Tony Garcia)表示,这项新发现对微流体晶片领域有重要的影响。

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藉由奈米生物科技发现一种水分子接触角表面变化的放大效应。研究人员先在理论上证明,奈米尺度上大的粗糙面与分子表面化学涂装的组合后,水的浸润性—水分子在材料表面移动的难易程度—在光的感应下会明显放大,这项假设最后由研究人员证实。研究成果的细节将以《莲花效应增强光感应接触角转换》为名发表在《物理化学杂志》上。

加西亚表示,“这项发现可以加速微流体晶片器件的发展,”加西亚解释说,“这些器件可能只需要一滴血作为电池便可供应二十到三十次测试所需的能量,只要利用与医师讨论前等待的时间就可以得到结果。他们也可以藉由在极小的尺度内进行同步测试,来帮助制药公司筛检新药。”

在奈米科技中,器件的设计多数从分子大小的规格开始。在这些器件整体大小缩小后,表面的性质渐渐扮演起了重要的角色,因为相当比例的分子停留在耐米器件的表面上。使用日常的手段,例如用光照射或连接电池等操作表面分子的能力就变得非常重要,因为要将像泵与阀门等普通工具做成奈米规格很困难。

微流体晶片器件本身是一种用于分析样本的微小、精密仪器。使用普通光束来移动水分子,暨不需要破坏电场、也不会?生让蛋白质变质的气泡,也不需要移动造价昂贵且维修困难的微型泵零件,这项应用可以大幅促进微小又精密的微流体晶片器件的发展。

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小组正在为环境或生物化学分析实验,设计一种可以移动溶于水中的药物粒子、小水滴或测试样本的仪器。

另一项具有潜力的应用是降低开发药物时测试所需蛋白质或酵素的使用量。通常制造并纯化这些试验药物相当费时,而且每次的?量很少。

在微流体晶片器件中,使用于药物效果测试的细胞数量、DNA或蛋白质都减少了,因此只要少量的测试药物就可以与目标物混合并记录试验结果。如此一来会减少拣选所有测试药物的时间,并且容许多项的药物测试同时进行。

加西亚表示,“这项科学合作计划的成果是首次展示在物质表面上极度狭小的通道上用光束移动微米大小的水滴,或是将水滴放置在事前预定分析位置的能力。其他的奈米科技研究人员可以在我们结果的基础上,看看藉由改变电场、溶液的温度或酸堿值条件,将表面变化的触发予以放大的方法。”(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台奈米技术产业化  推动标章验证
奈米科技 推出防蚊丝袜
鸿海顶埔研发中心破土 根留台湾意义重大
何美玥:鸿海投入奈米创研如扣动扳机的子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