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沧桑故宫展开百年大修工程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8月7日讯】 2004年7月31日,北京故宫正在进行百年大修。


自1911年大规模修缮以来,故宫在历经近百年的“新陈代谢”后,如今,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颓态外显,不堪重负。无论作为古建本身,还是作为博物馆来说,故宫都面临着一个无可回避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而这已在边进行边摸索的大修中如火如荼地开始了。用故宫内一位老专家的话说,就是:“故宫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尽管有些蹒跚,但毕竟迈开了‘突围’的脚步。”

尴尬之余急寻“出路”

展厅不足,服务受限,这样下去,故宫将愧冠“博物院”之名。

眼下,故宫正在不停止对外开放的状态下“大兴土木”──中轴线周围建筑身上的历史痕迹依次在北京烈日、雨水的洗礼下接受着工匠们的“缝补”。此次浩大的故宫大修工程,从2002年开始,将延续至2020年。“故宫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尽管有些蹒跚,但毕竟迈开了‘突围’的脚步。”故宫的一位老专家无限感慨地向记者说出了这句话。

“突围”之说让记者颇感诧异,但老人的解释却让记者感觉到了“突围”二字的分量。

毋庸置疑,故宫博物院目前绝对是国内最大、效益最高、游客和藏品最多的博物馆。如此大的博物馆何以用“突围”二字来形容发展问题?

原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观众批评信件是导致故宫不得不主动寻求新的发展思路的动力──号称藏品百万件的国家最大博物馆,每年展出的文物不过万件,以每年更换1万件展品的速度计算,故宫全部藏品至少需要100年才能展出一遍,一生当中有幸见识到故宫全部藏品的观众绝对寥寥无几,而且几乎不可能。

作为一个庞大的明清皇宫建筑群,故宫“博物馆”的功能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弥补又慢,发挥自然有限。以现展出文物数量来计算,有人认为它也许并不能被称作是“中国第一大博物馆”。有人干脆认为“故宫多年来始终被一副空架子撑着”。种种观点都已表明,故宫在其基本职能上和服务水平等方面早已落后于正在蓬勃发展着的国内其他博物馆,特别是省会级博物馆。因为种种原因所限,故宫很难充分具备现代化博物馆的功能。

“再这样下去,故宫将不能再被称作‘博物院’,完全可以改成‘故宫历史遗迹保护所’。”有人戏谑说。

故宫初探“突围”之路

《故宫总体保护规划》已上报有关部门,百年大修同时进行。

据悉,一部完整的、内容涉及故宫古建保护、文物藏品、展览和历史文化研究等方方面面的《故宫总体保护规划》已经成稿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这是一部内容详细的好《规划》。”看过规划内容的人都发自内心地感到了欣慰,他们都表示,故宫要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据悉,这部《规划》集中了专家和社会力量,其主旨为“全面保护,整体维修”八个字,而正在进行中的百年大修工程仅是规划中的冰山一角。

《规划》对故宫古建修缮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到2005年故宫博物院80年院庆前,将基本完成包括故宫午门、钦安殿等中轴线周边古建的大修工作;到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时,完成对中轴路主殿如太和殿、乾清宫以及东西六宫等古建群的修缮;到2020年,故宫迎来紫禁城落成600周年庆典时,大修工程全部完毕。

“《规划》为故宫找到了出路。”一位知情人士说,原来故宫博物院的发展思路为“历史文物展览占上风,而宫廷建筑展示占下风”。而《规划》对其进行了新的定位──发挥故宫博物院古建筑、宫廷遗址原状的作用,扬故宫之长,同时继续发挥历代艺术品的对外展示作用,未来故宫“建筑和艺术品的地位开始平等。”

的确,来故宫博物院参观的众多游客中,大多怀有领略巍峨的宫廷建筑心情,而许多观众对诸如青铜器、钟表等文物展的关注程度明显摆在了第二位。

“突围”之路坎坷崎岖

宫内建地下展厅与故宫外寻新展馆的思路,都遇到了阻碍。

故宫的“突围”之路绝对不可能一帆风顺。首先是作为博物馆的功能性设施的建设,故宫如此庞大的建筑群,必须具备完备的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供热系统、信息通讯系统、安防设施等十余项,但是要想完善上述系统,就不可避免地要“大兴土木”,而且这十余项系统工程总体上要齐全具备,具体上要先后开展,但特别要注意协调进行,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

此外,作为博物馆必须还要有一个现代化展厅,使馆藏的文物得到充分展示,让游客充分从文物中领略到瑰美的文化,使博物馆及文物的社会价值得到体现。

但是,故宫是不可能在地上新建博物馆的,而现有古建因需要保护也不可能突破单体古建──无论多大──开辟为现代化展馆。因此,早有人想到在故宫地下建设一座地下展厅,尽管专家们都有“故宫需要一个展览场所”的共识(故宫拥有的150万至200万件──按现在新的文物定级统计标准计数──藏品都应该展示,实际上每年仅能对外展出不足万件)。但是,众多专家或激烈或含蓄地表示出了反对在故宫内动土的意见。于是,这个故宫“突围”之路中遇到的矛盾计划遭遇搁浅。

开辟新途径,在故宫外寻找新展馆同样也是一个矛盾──目前难以找到一块合适的土地建设展厅。业内人士感慨:“许多专家观点都不是停留在技术上的障碍,而是感情上的障碍。故宫需要一个发展的百年大计,无论政策和人怎么变,故宫的发展计划不应变。”

故宫在发展问题上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弱项,那就是关于历史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像故宫这样的博物馆必须具备古建、藏品和宫廷历史三大块,但故宫的宫廷历史目前是一个很大的弱项,尤其是明代历史的研究几乎空缺,这使博物馆的“三足”几乎短了一条腿,也是使故宫很难登上世界顶级博物馆地位的原因之一。

“修旧如旧”易说难行

不断发现的新“谜团”,给这座“历史重叠”的宫殿大修带来更多忍痛难全的遗憾。

记者了解到,专家在故宫修缮中已经遇到了一些求而未解的谜团,比如在勘察中,专家们发现了两处古建现状与记载有所不同,记载中注明该建筑曾毁于一场火灾,但是在勘察中发现该建筑内大木全部是当年的金丝楠木,事实与记载明显不符。此外,午门的彩画是一大谜团,按照故宫中轴主要建筑的等级,其彩画应是“金龙和玺”规制,但是午门彩画却是“旋子彩画”,两者级别相差甚远,而午门为何成为故宫中轴线上惟一一处不是“金龙和玺”彩画,是至今未解的谜团,专家们急欲了解的是午门历史上到底是什么彩画。

故宫是明清建筑群,至今仍有少数建筑保存有明代风格和原材质,但是按照“康乾盛世”的标准进行大修,许多原有明代风格可能会改变。今后,只有专家才能在故宫内寻找到明代的建筑风格,而且还是要在现有大修中古建记载详细完整的前提下。@(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组图:黑人影星威尔・史密斯亮相《我,机器人》德国首映式
组图:纽约自由女神雕像八月三日重新开放
组图:雅典奥运进入倒数计时
组图:黄果树大瀑布夜景 千余游客饱览奇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