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不要忧郁 拥抱生命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9月10日报导】(据中广新闻黄玉芳报导)平均每二点七小时,台湾就有一人自杀死亡!在9月十号世界自杀防治日前夕,卫生署指出,国内自杀死亡率近十年来呈现缓慢上升。尤其是十五到二十四岁的青年,以及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两个年龄层显着增加。

台北市立疗养院成人精神科主治医师郭千哲表示,根据去年9月,台北市成立自杀防治研究发展中心,追踪有自杀行为的高危险群,到8月底通报两千多人,年龄以二十到二十九岁最多,其次是三十到三十九岁。

为什么正要展开大好前程却选择结束生命,郭千哲表示,青年正是人格养成的时期,一遇到感情不顺,交友,前途压力,可能因此寻短。特别是曾有自杀未遂的纪录,更要小心可能再度尝试。

另外,根据对报纸资料分析,因为经济衰退,以及父母忧郁症等关系,担心孩子留在世上没人照顾,或是要报复另一半有外遇,让对方后悔一辈子,携子自杀的情况也越来越普遍,占自杀事件的比例高达美国的三倍。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精神科主治医师张家铭说

除了要建立父母不该剥夺孩子的生存权,由于自杀死亡者,生前约有九成处在重度忧郁状态,因此台北市立疗养院长李明滨也表示,关怀忧郁症也扮演一个角色,但是国内忧郁症就医比率偏低,只有百分之二点三,除了跟忧郁症在国内被认为是神经病的污名化,许多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关外,因为忧郁症刚开始出现头痛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许多人还以为自己是太累了,没想到是忧郁症。

根据统计,自杀前三个月有六成会到医院就医,因此李明滨建议,要加强基层医师对忧郁症的认知,协助转介,让忧郁症病患得到更好的照顾。另外除了青年族群,老人的自杀率每十万人口有二十三点四人,比整体的每十万人十一点五三人高出许多,也是另一个必须注意的族群,医师说,现在平均寿命延长,独居,与家人相处,精神疾病等问题都可能加深老人厌世念头,也是必须关注的对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