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丽莎名画老去 背后墙是元凶?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月4日讯】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一直是巴黎卢浮宫的“头号明星”,去年4月26日,卢浮宫在一份书面声明中指出:“蒙娜丽莎”正在“发生变形”。 近日,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Institution)工程师马里恩.梅克伦堡(MarionMecklenburg) 透过科技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宣称已得出《蒙娜丽莎》“变老”的真正原因。

据东方早报报导,每年到卢浮宫参观的600万人中,大部分会直奔《蒙娜丽莎》一睹芳容。游客们允许在不使用闪光灯的情况下对卢浮宫内所有艺术品摄影留念。但是近年来,卢浮宫不断加强对《蒙娜丽莎》的保护,2003年列出新的规定,禁止人们对《蒙娜丽莎》进行摄像。

卢浮宫在声明中指出:这幅名画的杨木画板的变形“比上次检查所发现的大”,“蒙娜丽莎”正在“发生变形”,这种变形将有可能拉扯画布,从而对整个画面产生致命伤害。

据报导,法国博物馆和修复中心受卢浮宫博物馆之托,将对达.芬奇的油画画板和颜料所含的物质成分,以及气候等因素深入调查杨木画板变形的原因。在调查期间《蒙娜丽莎》依然与观众见面。

梅克伦堡一直致力于研究保护名画,他曾指出几个世纪以来博物馆采取的保护方法非但没有帮助保护名画,反而破坏了许多名画,并认为严格控制名画的外部环境即温度和湿度以避免其膨胀和剥落是保护名画的根本方法。

《蒙娜丽莎》绘于一块杨木板上,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常用的材质。梅克伦堡利用控制杨木画板存在的温度和湿度来检验其热胀冷缩的程度。经过研究发现,一块2英尺宽的杨木画板可以有1.5英寸的伸缩度,但这种变形并不导致画板的裂化和扭曲。 梅克伦堡认为之前对《蒙娜丽莎》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办法对她造成了许多伤害,如果任其在自然条件下保存,“蒙娜丽莎”反而比现在“活”得好。

梅克伦堡的助手解释道:“尽管目前放置《蒙娜丽莎》的这个展厅保持着看似完美的小气候。但由于墙面的温度更低,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墙上冷凝。这些都让支撑画板的细杨树条膨胀得很快。” 虽然人们可以花数百万美元购买设备以维持房间的湿度和温度,殊不知,名画后面的墙已经开始变‘冷’了。这样做就如同把娇贵的蒙娜丽莎直接放在窗口,不断吸收水汽。”

目前,《蒙娜丽莎》被防弹玻璃包围着,离墙面有8英尺远。导致《蒙娜丽莎》变形的原因尚未有定论。但梅克伦堡认为自己的结论将在全世界引起广泛的争论。@(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最新研究发现:结肠癌或与口腔细菌有关
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索伦之眼”超新星
NASA拍到螺旋星系的明亮条状结构
神秘行星在太空出双入对 颠覆人类认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