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名畫老去 背後墻是元兇?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4日訊】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一直是巴黎盧浮宮的「頭號明星」,去年4月26日,盧浮宮在一份書面聲明中指出:「蒙娜麗莎」正在「發生變形」。 近日,美國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Institution)工程師馬裡恩.梅克倫堡(MarionMecklenburg) 透過科技與藝術的有機結合,宣稱已得出《蒙娜麗莎》「變老」的真正原因。

據東方早報報導,每年到盧浮宮參觀的600萬人中,大部分會直奔《蒙娜麗莎》一睹芳容。遊客們允許在不使用閃光燈的情況下對盧浮宮內所有藝術品攝影留念。但是近年來,盧浮宮不斷加強對《蒙娜麗莎》的保護,2003年列出新的規定,禁止人們對《蒙娜麗莎》進行攝像。

盧浮宮在聲明中指出:這幅名畫的楊木畫板的變形「比上次檢查所發現的大」,「蒙娜麗莎」正在「發生變形」,這種變形將有可能拉扯畫布,從而對整個畫面產生致命傷害。

據報導,法國博物館和修復中心受盧浮宮博物館之託,將對達.芬奇的油畫畫板和顏料所含的物質成分,以及氣候等因素深入調查楊木畫板變形的原因。在調查期間《蒙娜麗莎》依然與觀眾見面。

梅克倫堡一直致力於研究保護名畫,他曾指出幾個世紀以來博物館採取的保護方法非但沒有幫助保護名畫,反而破壞了許多名畫,並認為嚴格控制名畫的外部環境即溫度和濕度以避免其膨脹和剝落是保護名畫的根本方法。

《蒙娜麗莎》繪於一塊楊木板上,這是在文藝復興時期常用的材質。梅克倫堡利用控制楊木畫板存在的溫度和濕度來檢驗其熱脹冷縮的程度。經過研究發現,一塊2英尺寬的楊木畫板可以有1.5英吋的伸縮度,但這種變形並不導致畫板的裂化和扭曲。 梅克倫堡認為之前對《蒙娜麗莎》採取的一系列保護辦法對她造成了許多傷害,如果任其在自然條件下保存,「蒙娜麗莎」反而比現在「活」得好。

梅克倫堡的助手解釋道:「儘管目前放置《蒙娜麗莎》的這個展廳保持著看似完美的小氣候。但由於墻面的溫度更低,空氣中的相對濕度在墻上冷凝。這些都讓支撐畫板的細楊樹條膨脹得很快。」 雖然人們可以花數百萬美元購買設備以維持房間的濕度和溫度,殊不知,名畫後面的墻已經開始變『冷』了。這樣做就如同把嬌貴的蒙娜麗莎直接放在窗口,不斷吸收水汽。」

目前,《蒙娜麗莎》被防彈玻璃包圍著,離墻面有8英尺遠。導致《蒙娜麗莎》變形的原因尚未有定論。但梅克倫堡認為自己的結論將在全世界引起廣泛的爭論。@(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名家專欄】專家對人工智能革命的憂慮
馬斯克及川普談AI:可能消滅人類 威脅世界
研究發現中子星內或存在奇特超緻密物質
最適合大學生的14款2024年新車 日系車占8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