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防疫 心理复健刻不容缓

标签:

【大纪元1月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吴协昌普吉特稿)从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海啸肆虐南亚,至今已经两个星期,救灾工作逐渐转向灾后的复建与防疫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警告,由于死亡人数众多,灾后防疫措施若不够完善,一旦发生传染病,造成的伤害可能远超过海啸与强震的灾情。

缺乏器材、消毒药品,在泰南救灾的搜救人员,只能靠自己的经验与知识预防,暴露在满布尸体的灾区中,虽然经验丰富,但由于尸体没有消毒,在日晒下浮肿、发臭,让搜救人员心中仍是毛毛的。

受到海啸侵袭的国家中,印度与斯里兰卡都已经传出有痢疾或传染病的案例,泰国虽然尚未有相关案例,但是由于灾区的卫生情况仍待加强,使得灾区民众仍然是人人自危,担心躲得过海啸,却逃不过传染病。

尽管传染病一触即发,但是在第一线救灾的泰国搜救人员,却苦于装备不足,即使知道自己是可能罹患传染病的高危险群,却也无能为力;从普吉前往攀牙协助救灾的布隆表示,他知道传染病可能爆发,也知道他是属于被传染的高危险群,但为了救灾,虽然防疫装备不够齐全,还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下去。

布隆一边拿着消毒水洗手一边说,在经过禽流感与SARS的恐慌之后,泰国民众现在对于传染病的了解更多,也更懂得防范传染病,虽然装备与药品不够齐全,但在结束救灾工作之后,他一定会好好清洗一番,否则一旦得病,那可划不来。

传染病还可以事先消毒、防范,事后也还有药品可治疗,但因为海啸而受到的心理创伤,恐怕就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

海啸不仅造成重大伤亡,即使幸存的生还者,眼见亲人丧生,或是自己多年来的努力毁于一旦,心理的打击可想而知;稍早在拉廊省一名养殖渔场的老板乌奈,就是看到自己毕生的心血都毁在这次的海啸中,一时想不开,持枪自尽,也让原本并不注意心理治疗的泰国各界,开始重视对灾区民众的心理复健。

乌奈也许是这次海啸灾难中,因为承受不了心理压力而自杀的第一人,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人;面对亲人生死未明的焦躁,许多人的情绪已经接近崩溃,再加上受到周遭气氛感染,情绪更不稳定,随时可能爆发。

不仅仅是灾民得面临沉重的负担,连前往协助的义工,也都因为受到感染,而出现情绪不稳的迹象;在灾区协助治疗的心理医师潘妮就说,许多义工因为看到残缺不全的尸体,大受打击,必须接受心理治疗。

潘妮指出,一对在灾区协助救灾的外籍义工,这几天已经出现了失眠、焦虑、易怒、紧张与反胃等症状,也就是心理压力过大的初期症兆,必须赶紧给予治疗,否则这两名义工可能会心理崩溃。

泰国政府也查觉了心理治疗的重要,准备了一亿泰铢的经费协助治疗,而由卫生署协调组成的医疗团,也特别配备了四名心理治疗师,前来普吉协助进行心理治疗,希望能纾解灾民与义工的心理压力。

硬体的设施,也许经过三、五年,就能够重新改建完成,但是人心的受创,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复原,泰南这一条重建之路,恐怕还有层层障碍需要突破。

相关新闻
铁人陈昇 告别“不举”恶梦
乳癌患者 不一定要当少奶奶
福布斯大陆富豪榜公布
富比士中国富豪榜  荣智健居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