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文资诠释人才培训为工艺及工业遗产寻新生命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0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谢震南台北二十七日电)台法合办的“文化资产诠释人才培训计划”,今天在文建会与黄金博物园区持续进行研习课程。巴黎科学工业城科学技术部主任胡亚蓝针对“工艺及工业遗产的新挑战”发表专题演讲,他指出,培训文资诠释人才,可以为工艺及工业遗产寻找新生命。

胡亚蓝以法国巴黎科学工业城为例指出,结合博物馆学专业人员、教育人员与熟悉科学工业产品的人员等各领域专家,共同研究,可发掘出物件具有趣味的部分,加以活泼的展览方式进行诠释,赋予科学工业多样化的风貌,才能吸引观众前往参观。

由每年法国巴黎科学工业城涌入一百五十万至二百万的观众人潮,可见高度成效。胡亚蓝进一步指出,工业遗产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伴随着汰换更迭的趋势,在决定保存与否之外,还必须思考如何重新诠释,触动参观者的情绪,才能凸显工业遗产的新价值。

他强调,要建立详尽、完整的资料库,以便作为研究的基础与决策的依据,发展多角度诠释的可能性。

此外,针对今天与会学员提出观众研究问题,胡亚蓝回应表示,馆方在互动性活动会利用观众必须刷磁卡才能参与的设计,以及网路的登录纪录,了解观众对活动的兴趣反应。他指出,台湾在工业发展历史上,以往多扮演较低阶科技的角色,注重的是生产加工技术。

从原料到出厂,生产过程展现的工业力量往往隐蔽不见,机具与人力技术方面同样如此。胡亚蓝认为,如何找出工业遗产本身的特色,彰显当代历史的观点,是必须思考的课题。

下午的工作坊单元,由黄金博物园区馆长江明亲引导学员参访,并由国立台湾历史物馆筹备处主任吕理政、台湾田野工厂长卢建铭以及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教授陈国伟,共同带领讨论有关古迹的沟通与诠释机制的诸多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