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 文学传统与中国政治

马建

标签:

【大纪元10月9日讯】中国是古老的诗歌大国,它的文人思想,是文明古国的证据。但在今天,中国的政治不能成为人们可以赖以生活的制度,相反,政治只是权力本身了。

那么,文学中的人文意识和道德意识就必然成为语言思考的一部分,成为见证时代和人的内心的反叛精神,写作意识大多是见证他所生活的社会。曹雪芹的《红楼梦》就包括了清代的社会政治。

政治也是人们在社会上去实践人生的工具。当进入二十一世纪时,民主社会解决了人与权力的敌对关系。政治成为人们生活和思想的保证,尽管民主不代表富有,它仅代表了过怎样的人生由你自定。但专治是集团对所属的人民施以权力,人民是地,统治者是使用者,不是人人平等的问题,是人民根本不算人,还是土,喂尿喂化肥都是统治着的决策而已。人生的权力随时被取消,包括权力者本人,因为他们也是人。

当人们不满意自己和社会的生活时,就去寻找一个舞台来实现自己。而文学创作的终极方向就是寻找这个舞台,以反衬政治社会的缺陷,令执政者尴尬,以至封杀。

作家的人生乐趣是来自对语言和思想的表述。故事是来自身边或自身处境的反省。作家的职业不是玩语言,而是与自己和他人沟通,是在现实生活中创造真实的人的精神。

一个好的作家都是真实地再现了他的时代精神。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更认为文学的根本目的是:明道。以文载道就是文学。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文学等于见证历史以明鉴。

这种与政治权势的反叛精神,把作家和御用庸才一刀断开,哪怕他们讲了差不多同样的故事。

一个恶人控制一切的社会不会是个好社会,一个对恶人恶事不出声的作家不是个好作家,因为文学的美感来自作家,而文学的力量是来自百姓。两者的沟通才达到了文学的真正的精神。这也是文学与娱乐作家的区别。

商人、技术专业人士或文化娱乐人士,都无法感觉到这种思想钳制的痛苦,因为他们无需思想。只有被专制害了家属,才会感到专治的恐惧,也只有思想者才会为社会不公表示出抗议,才会如诗人政治家屈原那样去质问一切。

当晋代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政治理想破灭归隐了自然,但他仍面对社会现实,追求平等的理念。忧国忧民的诗圣杜甫,把诗与政治溶为一体,他的作品现实到可以成为唐朝的诗史了。

宋代的女词人李清照以忧国著称,她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直是做人的楷模。

南宋诗人,散文家陆游,更是以国破家亡,壮志未酬为创作激情,诗行里充满了政治。北宋的文学家王安石,更是十一世纪的政治改革家。

难道这文学传统不正是反叛专治政治而传给了中国人吗?

难道中国文学传统就丧在共产党的专治手中,中国思想就这么停止下去?三国时期的文学家嵇康,崇尚老庄的逍遥空灵,但面对强权直言不讳,宁死不屈,被杀之前,还用琴弹了一曲《广陵散》,用艺术生命冲撞了政治。

但比起北大的女诗人林昭,她在狱中只能用发卡插破皮肉用血来写诗,枪决前也没有琴弹。今天这政治环境是不是太倒退了。

今天,有诗歌传统的中国几乎没有人写诗,也没有人教诗了。中国的大中小学没有诗课。相反,诗人不断地被抓进监狱。

从共产党的发起人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到毛泽东的“文学是政治的工具”,共产党先把文学当成革命的利器,掌权之后改为党的传宣工具,文学便己失去了人文传统,成了没有政治关怀也没文学思想的印刷物品。

面临政治压迫,不能不抗议,被中国作家当成不务正业,谈政治便不是好作家。他们连批判自我的激情都没有,更不会给中华民族创造走向文明的道德勇气了。

半个世纪过去了,中国人己经习惯了读共产党提供的精神食粮,而那些为党创作的作家群体等于是党的喉舌,只是以作家的身份被包装了起来,更容易骗人。

名作家们都以“不谈国事”为做文人的原则。那数不清的良心犯、政治犯、法轮功修炼者被关被杀,自然也就不会拍案而起,说句公道话了。

那么,读者必须面对的是谁离开了文学传统,是谁回避了政治,便是个政治选择了。因为文学确实可以洞察人心,可以开卷有益或有害。我建议中国人罢读专治文学作品,罢读新闻出版不自由的任何报纸,做一位不与狼共舞的中国人。

共产党的政治操控着国人的意识型态,把人变得都一样了竟然会高兴。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以及下设的各省市宣传部、文联、作协、文化局和出版社、杂志社和网络监查站。这些组织的有效运作,己封死了中国人的头脑。

一个好的政治是令人感觉不到的,也是打开心灵的空气。

一个坏的政治,如同疾病与你同在,你可以不面对它,不治它,但它会令你活得呆头呆脑,毫无光彩。

没有文学的社会是有缺陷的社会,也是政治失败的最大证据。

2005.10.4日

============

马建美国演讲日程

马建美国演讲日程

10月5日 耶鲁大学东亚系

Th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at Yale University

4:00 PM, Room 203, Henry R. Luce Hall, 34 Hillhouse Avenue

10月6日 哈佛大学东亚系

4PM,Common Room, 2 Divinity Ave, Cambridge, MA 02138

10月8日 纽约法拉盛图书馆

2PM,Room Lower Level A&B

4117 Main St, Flushing, NY

10月10日 芝加哥大学

Monday, October 10, 4:30 – 6:00 pm

408 Wieboldt Hall, 1050 East 59th Street, Chicago

10月12日 硅谷大学

7:30 PM,Room 225B,Dr. Martin Luther King, Jr. Library (4th St. and San Fernando, San Jose),

10月17日 柏克莱大学东亚系

时间: 4:30 p.m.

地点: IEAS Conference Room, 2223 Fulton Street, 6th Floor

FORMAT: Colloquium, followed by reception

10月19日 新泽西州 如特卡大学Rutgers University

3PM,Graduate Student Lounge at the Student Center on College Ave,

Rutgers University(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马媒体指星同意马建大桥  星外交部否认
北市议员出新书 马建议民众运动减重
都灵  意大利汽车之都
马建:中国当代生活中的荒诞现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