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全:从范子良的行止看应该推崇的精神

何永全

标签:

【大纪元11月19日讯】我对自己说过,如有空闲,一定要去拜访一下范子良先生,尽管我与他素未见面。这几天正好有了机会,我从苏州冒雨转车来到了浙江湖州菱湖。我要去见他,并非因为他有多少高深的见识,也非他是一个怎么有名的人物。我对这位长者说,我来拜访,实为先生的两点精神所动。一是先生甘为民运跑龙套的角色,二是每见网上好的文章,必下载分发各位朋友。

我从1978年卷入民运以来,所见到的人大都自以为是,总觉得自己是个颇为了不起的人。特别那些读了几本书的人,他们将书本的一套经过一些变动,就自以为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材,目空一切;就以为自己有改天换地之能,天下第一。这些人时常向他人滔滔不绝,讲述改造社会的构想。他们从来就是想什么就要求什么,怎么也不会反思一下只可能是什么。他们一面大发自由民主的宏论,一面却又深深抱怨国民的愚昧。他们自以为送上的是山珍海味,人们却居然视而不见;他们自以为馈赠的是奇珍异宝,人们却以为是一堆无用的东西。正因为他们目空一切,同道之间就会相互轻视;正因为天下第一,谁也不会甘居他人之下。轻者不和,重者攻讦,弄得同道之间似如水火。

人生而禀赋不同,个性有异,再加上家庭环境、所受教育、个人机遇的差别,造就了每个人在能力上、学识上等方面的差异,这是很自然的事情。一个人的禀赋再好,能力再大,总有不足和缺陷的时候。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得上一个诸葛亮。我想,此话也是告诉我们合众人之善能胜一人之善的道理。俗话又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这话是告诫我们不可自大,不可轻视他人。何况我们不是智者,更不是诸葛亮,是否应该谦卑一些,是否应该将自己看得轻一些,将他人看得重一些呢?是否多看看自己身上不足与缺陷,而多推重他人的长处及优点呢?与人有了争议,是否能先检查一下自己的无理与偏颇之处,而多思考他人有理与公正之论?与人有了争吵,是否先反省自己有无失礼和蛮横,多想想他人之怒是否正是自己的不妥而引起的。

我推崇范老先生,首先就是他没有自高、愿做配角的精神。这点正是我们许多人所不及的地方。他学历初中尚未毕业,参与民运也在89之后,我们那些博士、硕士以及大学生们,78就参与甚至领导民运的风云人物反而没有他这点精神,是否值得我们每个人省视自己一下呢?

正因为范老先生有了自甘低下的精神,所以也就会选择他人没想到或者不愿去做的事情。你看他,在没有电脑的时候,每天将《美国之音》等广播的消息,一遍遍记录下来,然后整理成文,寄给各位朋友。有了电脑,他收集网上文章与消息,分发各位朋友。这就是实事,而且是大实事。自由与民主的声音,在他那里变大了,变响了,传播远了。

我们可以说这没有多大的了不起。是的,我们许多人都能像他这样做。其一,我们做了没有?其二,能像他这样长年累月坚持下去吗?我并不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应学范老先生这样去做,而是从他身上看到做实事的作用。

自由与民主不仅仅是政治概念。它们还具有文化的含义。就以政治的意义来讲,争自由与民主也不会全是示威、集会和搞组织。实际上自由、民主所具有的范围很广。它们的意义很深。关键在于我们怎样理解自由与民主的涵义。每个人由于特性不同,所处的环境有异,能力有高低。我们是否能设想一下或者问自己一下,我能为自由与民主这个宏大的事业做什么?这个做,是依据自己的特点,是依据自己的环境,是依据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激情冲动,想入非非,好高骛远。

我推崇范老先生,宣扬他的精神,是想对每个人讲我们应该要有一点谦卑的精神。有了谦卑的精神,我们就能自然地寻到一些实在的事情去做,就能克服自大的毛病。

我推崇范老先生的精神,实是有感于民运的式微。民运之所以走到这种境地,我认为不必过多地强调对手的强大与政治环境的恶劣,更大、更深的原因在民运的本身,在我们参与者每个人的身上。我不认为有了范老先生的精神,民运就会立即兴旺起来。但我深深地感到这种精神会奠定民运兴旺的基础。(2005年10月8日写于上海)

--转载自《民主论坛》网站(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何永全:看中国专制皇朝的优秀之处
何永全:人大应该具有管理政府钱袋的权力
何永全:《两篇文章给我的感想》
毛国良等大陆知名民主人士公开退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