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胡中医信箱】中风有先兆?

人气: 30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11月2日讯】天气愈来愈冷了,中风发生前,是不是有先兆?如何早期发现,尽速采取对策,让胡医师告诉大家中医对中风的预防及治疗对策。

中风发生前的先兆

有一本书叫《针灸大成》,里面讲到中风,就说有前兆。有些人在中风之前一个月到三个月,小腿前面有根骨头,中医叫“胻骨”,西医叫“胫骨”,胻骨会酸痛,久久都不能解除,这就是中风的前兆,一个月或三个月之后有可能中风。
除了这以外,清朝的一本书,《杂病心法》,说有人可能在“大指次指”,也就是食指,中风之前也会有抽缩的感觉。

有中风的征兆,该如何急救?

有征兆也不一定会生病,古时中医讲,让这个病在未发生之前,也就是在发生征兆时或征兆之前,把身体保养好了就没事,古中医的几个处方都好用,例如有一种利用艾绒去灸几个穴道。

有一些穴道本来就有保养身体健康的作用,例如手上面有一个叫“曲池”,腿上面有一个叫“足三里”,腿上面还有一个叫“阳陵泉”,有保养作用而且也能防止中风。《针灸大成》里面讲的,胻骨酸痛,很久很久都不解除的中风前兆,就可以在这几个穴道灸治,灸了后,再用特别的药水,煮好了后,洗被灸过的穴道。

中医对于中风的认识

有“中风”跟“类中风”两种,中风就是脑溢血之类的病,而类中风就相当于脑血栓类的,二者都严重。一般讲的中风就是“脑溢血”,脑里面的血管破裂了,血液流出来了,留在脑里头的某个部位,那个部位如果司管上肢、下肢运动的,病人上肢、下肢的运动就发生问题;同样的,假如是司管感觉的,那感觉就会发生问题。中医就叫它们“不仁、不用”,“不仁”就是有感觉问题了,“不用”就是有运动问题了。

急性的中风,能很快判断吗?

急性中风的时候,病人多数会咬紧牙关,身体半边不能动了,或许没有知觉了,等。这种状况就要立刻处理,也就是利用中医的处理方式做急救。

中医可以做中风的急救?

中医有急救的方法,例如“放血疗法”是个不错的选择。你有没有注意过?很多中风的人,假如摔跤跌倒,而且跌倒了有出血现象的,一般来说预后都比较好。
中医放血的方法,例如“十宣”放血或“十二井”放血,十宣和十二井都在手指尖上,在这些穴道上面放了血,那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结果。我曾经有过好几次这样的急救经验,立刻给放血后,很快的站起来就可以走路了,根本没有上医院。

中风当中,脑溢血就分两大类一个叫“风”,一个叫“痰”。中医认为风是从外头来,会伤到身体四肢。而痰,其实是“痰火”,痰火是从内发的、从里面来的,会使得舌头僵硬而不能讲话,也会神昏不识人,不认识人的神昏现象。

急性期的治疗,例如病人有咬紧牙关现象,可以想法子把牙关打开,有个处方就叫“开关散”。还有一种“通气”的方式治病,例如用刺激性的药物,喷鼻子,鼻子受刺激会打喷嚏,病情也会好很多。因打喷嚏,中医叫做“阳气来复”,所以中风的时候,可以想办法让他打喷嚏。

中风,该怎样让他康复?

需要分辨中风的证状,中医把中风分成“经、络、脏、腑”的毛病。“经”就是讲四肢百脉能不能动,“络”是指的小的血脉,“脏”就是内脏生病了,“腑”就是大小肠有无不通的情况。知道经病、络病、脏病、腑病,就可以根据经、络、脏、腑的各种途径治疗了。

这些跟中风有什么关系啊?因为中风了,有些人大便、小便阻隔,不能排泄,就得帮病人想法把大、小便排出来。其实中风的治疗法是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治疗。所以中医治疗的方法叫“辨证论治”,除了经络脏腑以外还有,病人的“虚、实、寒、热”,还有“痰”的表现,都要针对它们来治疗。“虚就要补,实就要泻,寒就要温,热就要清”之类的处理原则。

平常要怎样保健才不会中风?

年纪大一点的,经常找医生做做保健针灸之法,就是灸足三里、阳陵泉之类的穴道。除了这以外,人平常要保持一定的运动,像华陀以前说“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让自己关节常常动,让血液多循环得好一点。另外,保持心平气和,有一种“类中风”叫做“气中”,就是发怒而致的。也要适中的进食,因有一种“类中风”,叫做“食中”,就是吃得过饱,而发生了中风。

如果老人家有一点活动,例如简单的做做家事,不必太激烈的,应该还满不错,老坐着看电视绝对不好。(本内容节录自希望之声广播电台,胡中医信箱节目,http://www.soundofhope.org)文/胡乃文◇(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