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务员受青睐平均百人求一职

标签:

【大纪元11月4日讯】(美国之音记者:张光华2005年11月3日北京报导)中国招考2006年公务员的报名工作最近结束。中国媒体报导说,中央国家机关97个部门共有8862个职位向社会招聘,报考人数接近100万,通过资格审核的考生人数接近40万。这除了显示“公务员热”之外,也显示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形势严峻。

从中国人事部门发表的数字看来,2006年公务员录取的平均比例将近50比1。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的部门只招收1人,但是报考人数超过两千人,比如民革中央的基层组织管理这个职位只招收1人,报考人数却高达两千多人。这表明公务员就业热,也可以看出社会的就业市场紧张,谋职不易的情况。

南方日报报导,“公务员热”是折射当前社会心态的一面生动的镜子。首先是市场激烈,就业难,其次是公务员这个饭碗目前还比较“铁”。报导指出,客观的说,不少地方和部门的公务员队伍,既存在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存在约束力的问题。

报导还表示,除了“铁饭碗”的诱惑,还有“铁保障”的诱惑。公务员有明补暗补的福利,也有培训、医疗、退休养老的保障。报导最后提出,为什么“国家人”、“单位人”这类公务员很难向“社会人”转变,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保障畸形,发展不均衡。

*不再要求报考者北京户口*

现在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也面向全社会,在北京的国家单位不再要求报考人员具备北京户口,这显示消除了原先以居住地为报考资格的地域歧视,这也将扩大政府选拔人才的机会。

通过考试成为公务员已多年的马女士指出,报考北京的公务员特别火热,因为如果外地人考上了,立刻就解决外地人进城的户口问题。其次就是公务员的福利近几年逐渐提高,给人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

马女士说:“公务员各项福利制度都特别有保障,不会说像去企事业单位有一些不给你参加保险之类,这些问题都不会发生。还有一个就是它的工资制度,现在工资制度,公务员制度改革,他们的工资基本上好像每年都在涨,最近如果要规范,规范了以后,他的收入也会增加不少,这几方面原因都是特别吸引人的一些因素。”

马女士认为,在政府部门工作,行政性、约束性、文件性的东西比较多,真正和专业密切关联的作业不是经常性的。规矩规格很多,工作环境不是什么人都能适应的。

马女士说:“有些人你就是喜欢无拘无束,自己想做什么就怎么样做。像这样就是自己的思想比较自由,然后又不太愿意受束缚的人,可能不太适合公务员的岗位,或者说不要觉得只有公务员这一条路可以走,其实如果你的专业相当好的话,你完全可以去做跟自己专业特别对口的工作。”

*公务员热三原因*

工人日报报导,中山大学肖滨教授指出,报考“公务员热”,一是因为国家机关在社会中处于强势地位,占据大量资源,二是竞争机制不健全,缺乏淘汰机制,三是传统文化,官本位作祟。

报导还指出,人民大学研究员胡威认为,这次公务员招考的特点是高学历,许多职位要求硕士及以上,有的只要博士。她分析,要求高学历,说明国家对公务员素质能力的重视,但是,这样的规定会造成政府与社会争夺人才,不利于人才流动到企业、科研和基层岗位。她还认为,随着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国家要求提高公务员素质的同时,培养公务员实现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更为重要。

一位在北京一所大学任教的女士表示,她原先对公务员很有兴趣,但是思考了一阵后,觉得虽然学校福利没有公务员好,但是学校环境比较单纯。另外,她对公务员有两个极端的印象,一个就是让人敬仰,替国家做出卓越贡献的;另外一个就是贪官污吏的形象。她认为,有些人把公务员当官来做,这是一个很错误的理念。

这位女教师说:“其实当一个乡镇的公务员好处更多,因为你在那个地方,你就是政府里的人,你可能会面对很多好处,比如说你结婚啊,你去租车啊,你去拍婚纱照啊,你去租酒席啊等等,这些越小地方的人,越不好惹。考公务员并不一定指的就是中央国家机关的公务员。”

中国自1994年6月开始实行国家公务员考试制度以来,已经有80多万人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职业。

相关新闻
宋楚瑜:18%优存遭政治炒作 公务员被污名化
台政院:李进诚为公务员异动须符合法规
涉违公务员惩戒法 李进诚遭金管会停职
正义连线:党职年资并公务员退休年资不合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