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出土四千年前面条

标签:

【大纪元11月8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八日电)中国大陆青海省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状遗存,是小米做成的面条,考古专家说,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所知最早的面条。

据新华社报导,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在二零零二年发掘出土了一碗面条状遗物,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人员蔡林海表示,出土时,红陶碗倒扣在地面上,碗里积满了泥土,揭开陶碗时,发现碗里存有遗物。

这些遗物看来像是面条状的食物,但是已经风化,只尚存像蝉翼一样薄薄的表皮,不过面条的卷曲缠绕的原状,还依然保持一定的形态。

蔡林海说,面条全部附着在后来渗进陶碗里的泥土之上,泥土使陶碗密封起来,陶碗倒扣,因此得以保存下来。

喇家遗址的考古队对这个发现非常重视,带回北京鉴定,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人员吕厚远,鉴定了土壤中的植物硅酸体和淀粉形态,并且用八十多种不同植物进行对比,最终确认食物的成分是小米(粟)。

考古人员还透过民俗调查,了解了小米面可以加工成面条。中国北方一些农村,在没有小麦白面加工面条的情况下,现在还有用小米磨面加工面条的情况。

由于喇家遗址距今约四千年,专家认为,这是迄今最早的面条遗存。

从形态上看,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像拉面,断面近似圆形,但还不能肯定这就是拉面。

蔡林海说,“估计这个面条可能是用某种简单的工具压制而成的。”

考古研究显示,喇家遗址是中国罕见的史前多种灾难并发遗址,这里曾经发生了地震和洪水灾害,瞬间的灾难,使得一些少见的遗物能够保存下来。

相关新闻
仅5年青海小女子变身千万“藏饰王”
台湾疾管局:大陆禽流感疫情可能已经扩散
宜兰亚太传统艺术节  青海藏戏团登场
中共隐匿禽流感疫情  台商应注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