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美泛滥 形色“小姐”何其多

标签:

【大纪元12月10日讯】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公开品评美女已日趋平常。近几年,选美赛事急速发展,因此名目繁多,选美呈现出了低龄化趋势,而且选美的门槛越来越低,对此,让业内人士对选美质量和公信力感到忧心不已,专家也呼吁社会各界也应端正自己的审美观念,给选美一个合理、自然、正常的生存空间。
  
据中新社报导,目前在云南,各种选美比赛接踵而至。首届中国商务小姐总决赛刚刚拉开序幕,首届“云南民族之花小姐选拔大赛”又登上舞台,此前还有2005年“环球小姐”中国总决赛等数个佳丽大赛,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报导指出,这些选美赛事名目繁多,有文化单位主办的,有为选拔艺术人才的,有为商品作广告的,有向企业拉赞助的,有向参赛选手收“培训费”的……选美的门槛是越来越低,进入这一行如走马灯般的新鲜面孔,想给观众留下印象也越来越难。

业内人士分析:当越来越多的选美由一些资金和经验严重不足的小型广告公司承办,选美的质量和公信力也在令人堪忧。

根据全国妇联的统计和调研,“美女经济”泛滥的主要表现有三个:1.选美活动名目繁多,从“校园选美”到“孕妇选美”,无奇不有;2.“造美”工程不断升级,自2003年年底,有关“人造美女”的新闻接踵而来;3.美女广告促销花样翻新,一些商家甚至打着“人体艺术”的幌子进行商品促销,美女广告无形之中将女性的美丽变成了主办方和赞助商赚钱的机器。

全国妇联认为:“美女经济”的泛滥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美女经济”过分强调女性外在的美丽性感,实质是将女性物化和商品化,而“美女经济”甚至影响了某些用人单位的录取标准,“以貌取人”大行其道。

在名和利的双重诱惑下,社会上对“美”的追求越来越不理智,一些人甚至不惜用“漂白”、“换脸”等极端手段来求得一夜“成名”。

此外,在“选美经济”日益繁荣的背后,也对下一代的教育观产生误导,“学得好不如生得好”的观念在一些学生心中滋长。

这种思想的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选美低龄化现象蔓延,不但各种选美赛事中屡现十五六岁少女,中小学生也对这种“美丽排行榜”趋之若鹜。

专家们认为,盲目追求美的在校学生,应该对美丽的诱惑保持清醒,不能过分迷恋虚无缥缈的东西。对那些低档次、媚俗、纯粹为了提高收视率和招揽女艺人的选美活动要慎重对待。社会各界也应端正自己的审美观念,给选美一个合理、自然、正常的生存空间。@(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2005年菲华小姐出炉 18岁黄安妮摘后冠
A-ROD宁愿拿个人MVP交换洋基得冠军
如何成为“木瓜”美人
十八岁美国高中生当选市长 今天宣誓就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