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动荡 中国石油西进策略受制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3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季宽台北特稿)吉尔吉斯政局不稳,触动中国敏感神经,中国深恐美国进一步增强对吉尔吉斯的影响力,在地缘和能源战略上,对中国形成遏制,使得中国拓展油源的“西进”策略受阻。

中国的忧虑挂在外交系统人员口中。发言人刘建超三月二十五日在北京表示,中国密切关注吉尔吉斯的局势发展;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中国前驻俄罗斯大使张德广说,吉尔吉斯的和平、安全与政治稳定,对于上海合作组织所在地区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忧虑也印在媒体的报导上。香港文汇报二十六日指出,美国要控制吉尔吉斯,目的之一是为了遏制中国,封锁中国的中亚能源通道,因为美国已把中国视为全球竞争对手。吉尔吉斯与里海的产油区相距不远,对中国而言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中国的担心包括好几方面:

首先,吉尔吉斯是新疆分离主义成员活动的传统基地,中国对吉国乱局是否会导致疆独乘势而起戒慎恐惧。

其次,吉尔吉斯政局的发展,可能会让美国进一步向中亚推进。二零零一年十二月,北约为了支援阿富汗反恐战争,在吉尔吉斯建立了甘希军事基地。这座基地部署的三十架飞机和近两千名军人,主要来自美国。

美国在中亚建立桥头堡,对中国形成压力。美国也一直想在吉尔吉斯配备预警机,深入侦察中国及俄罗斯内陆腹地军事活动。

再次,吉尔吉斯资源不丰,但邻近的国家却是油气富产区。中国的石油“西进”策略,包括从里海地区输入石油。而为了维护输油管道安全,必须与吉尔吉斯拥有良好关系,否则石油管道安全将备受威胁。

吉尔吉斯位于中亚东北部,人口约五百万,北邻哈萨克,西接乌兹别克,西南是塔吉克,东南与中国接壤。其中哈萨克与中国的输油管道已全线开工,将于今年贯通,设计每年输油两千万吨,是中国开拓油源“西进”方案的重点。

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在二零二零年将达到百分之六十,确保油源已成为攸关中国国家安全的战略。中国的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北非和东南亚,据二十一世纪经济报导指出,中石化集团近年全力向海外拓展油源。

例如与伊朗磋商,每年进口至少五百万吨液化天然气,并参与竞标伊朗十六个新油田;在沙乌地阿拉伯参加东南部鲁卜-哈利盆地的探勘招标;在科威特参加北部油田增产项目竞标。中石化重点跟踪评价的海外油气项目中,里海沿岸是重点地区。

里海周边的石油蕴藏量,有估计称,达到三百亿至五百亿桶,虽然不及波斯湾地区,但已深受世界各国觊觎。美国早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经由土耳其与亚塞拜然和乔治亚洽谈石油管道问题,签署了巴库-杰伊汉管道工程协议,把里海原油经地中海输往欧美。

报导说,在美国一些战略学者眼中,控制里海地区,既可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又能左右阿富汗及西亚地区的局势,还能增强美国在二十一世纪的能源安全,重要性可见一斑。

对于里海的油藏,中国同样不能忘情。尽管二零零四年争取的海外权益油中,哈萨克二十五万吨、亚塞拜然三万吨、吉尔吉斯两万四千吨,都非大数量,但都位在里海地区,这已是一个明显指标。

至于争取兴建自里海至中国的输油管线,以及为维护油管安全而采取的外交等配合作为,也就势属必然。

如今,吉尔吉斯发生变局,反映了中国实施油源“西进”策略的风险和困难。美国已经挺进中亚,又拿下世界原油储量第二的伊拉克,再加上发生在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和乔治亚的“玫瑰革命”,美国正在日益成功的填补前苏联瓦解后的中亚及里海沿岸的权力真空。

今后吉尔吉斯及中亚是否会悉数纳入美国的民主范畴,“卡死中国的中亚能源通道”,对中国的能源和国家安全战略都是重大考验。

相关新闻
传吉尔吉斯首都发生民兵向暴徒开枪事件
吉尔吉斯危机未解  美国目前不谈承认问题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发生骚乱抢劫
美促吉尔吉斯恢复平静 将协助吉国迈向民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