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浓原乡情

张三 撰文、摄影

人气 9
标签:

想到客家就会想到台湾苗栗、美浓,想到邓丽君的歌声,想到钟理和原乡人,戒严时期电影“原乡人”,就是以美浓为背景,当中东北的雪景是在韩国拍的,男女主角搭车驶过雪地,白色雪地中衬着一些寒带树林,这时响起邓丽君的歌声“我展开一双翅膀,背驼着一个希望……”,当兵时在高雄有来过美浓,搭车经过旗山都是香蕉树,然后才到美浓,那时只有和同僚在车站边吃碗板条,忘了什么味道,看东门城两层楼,还没有到中正湖,只有走走而已,印象不深。



到达美浓时已是夜晚,夜宿美浓的民宿,在客厅分配房间锁匙时,旁边有几个模特儿,穿着改良的蓝衫服饰,是美浓传统文化的初体验。晚上大爱电视台演着“英烈千秋”,战争的场面据说是在金瓜石山上拍的,我看到一些古迹的场景,有个“外翰”的匾一看就知是芦洲李宅的匾,几年来探访古迹的心得,就是练就了一点眼力。

认识美浓是从早上骑车开始,美浓只有一家7-11,夜色中看着美浓的房子、美浓的烟楼,认识从暗夜中到天明时,不同场景下美浓烟楼的风华绝代,一早五点半我们三人骑车到钟理和纪念馆,骑了半小时,天色仍暗,空气中就有乡下早晨的味道,黎明前的纪念馆,是用洗石子造的简约两层楼,有点像乡土文学般简单的型式,文学步道仍在晨曦中慢慢的掀开面纱,石头刻着一些作家词家的作品短句,有吴浊流、赖和、钟肇政的词句,还有“阮若打开心内的门……”的歌词,纪念馆九点才开门,抱着比人家多参观一个景点的喜悦,天光渐亮,美浓已经醒来了。

骑车回去吃早餐,我观察到美浓房子的特征,是屋顶有小鱼,此鱼不是真正的鱼,是屋顶的悬鱼,但特别的小,让我想起黄春明的小说“鱼”来,述说着小孩去买鱼的故事,有户人家贴着“金叶满仓”,“修衍捡瓦协力来,烟楼保存变金仓”,也有人家直接贴上“对我生财”, 回程有看到著名的中正湖,



骑进去欣赏晨雾中的水上凉亭的烟波,有点国画的意味,旁边有美丽五彩颜色的花,是大波斯菊,当大部分人都留恋油菜花时,大波斯菊有它缤纷的色彩,是另一方面的美浓颜色。

虽然此次行程重复于台南,但是冲着美浓而来,而竹子门电厂是周小姐此行来的最大目的,进入竹子门电厂之前,有块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的峻工纪念碑,门口写着“台湾电力公司高屏发电厂”,2003年公告为国定古迹,定名为“竹仔门电厂”,进入幽雅的厂区,有两排高高的椰子树,还有旧时的防空洞,路的远端尽头就是“万绿丛中一点白”的电厂建筑。

我见猎心喜的先照远景、中景,然后取各种角度的近景,我尽量的照相,不要遗漏什么,也不想遗漏什么,电厂建筑是日治时仿欧巴洛克的样式,侧面山墙尤其美丽,还有像是雕花的避雷针,四个拱形里有牛眼窗加上大窗户,靠里面更高耸又有一个山墙,两层山墙增加层次的变化,正面上头写着“安全第一”,当然念成“一第全安”也行,这就是中国字的奥妙了。

正面的弧形拱全是大玻璃窗,让室内明亮空旷,之前参观台北自来水博物馆也是这样的感觉,正面右侧有三个像红绿灯的大眼睛圆窗,室内则是从山上引水下来的巨大涡轮机,厂房是简单的混拟土结构,后面就是四条大水管了,仿若美浓之水天上来。

后来因为在后面照相照的太久,以为要上车就往回走,结果他们去沉积池就没有跟上,徒呼负负,别人给我的数位相片上还有土地公,不过我就多看到厂区前的水德宫,为前日本神社所改建的,厂区里也错落几间米黄色的日式房屋,安适景然的数着草地上的落叶,全厂立有四座纪念碑,除了门口峻工纪念碑外,另外三座是殉职纪念碑,都立在厂区的树下草坪,作个默默的英雄。 

美浓小镇是客家味为最浓,斜屋顶红屋瓦最多的地方,我们桃竹苗大多是散村,很少看到大规模的客家民居,种烟草要在没有风的盆地里,这种地理特征,让昔时曾有4000多栋烟楼,现今大都倒掉毁掉拆掉。

在一个三叉路口的榕树过去200公尺,曾经是小火车站遗址,那里是旧糖厂车站,钟理和就是走路到这里去搭火车,想像著文学家走路的背影,美浓到处有各个开发和乡野的故事,看地名龙肚、竹头背、中坛、牛埔等就会有一些联想,而地名龙肚,就有人问既然有龙肚,那龙头龙尾在那里呢?看来就是要有慧根了。

车子开到钟理和纪念馆,早知道早上就不必骑车来了,一日来了两次,看着不一样时间点的不同感觉,不过纪念馆已经开门了,而文学步道就更亲切明白,我依着我所听过的作家的作品照相,附庸风雅一番,再确切的认识台湾乡土文学前辈,纪念馆里面有钟平妹年轻岁月的倩影,穿着蓝衫,一副客家媳妇楚楚可怜的样子,也仔细的看到秦汉、林凤娇主演的原乡人海报,背景烟楼,另外也秀出一些蓝衫礼服和现今钟平妹的照片。

中餐怕拥挤,先到“合口味”提早吃,进门老板却说没有订桌啊,原来走错了,是在“珍好味”,管他什么味,只要是当地口味、客家口味,就是道地的美味,以前好吃的菜我都会先照相,现在吃都来不及了,管他什么照相,还是照了板条、冬瓜封、美浓猪脚还有水莲菜,冬瓜封不知是怎么封的,颜色鲜艳馋涎欲滴,另外一半好像是高丽菜封,临走主办人又到对面买了什么粄,“艾草粄、猪笼粄、红龟粄、发粄”,给我们当点心。



吃完饭先到东门楼,然后往老街走去,东门楼是台湾少见的两层门楼,如同神冈筱云山庄的门楼也是难得一见,东门楼很高,颤颤巍巍的爬上去,楼上天清气朗的,姚老师在楼下拼命的照相,小毛在楼上拼命的摆手势,东门楼前面的河就是美浓河!

前后都有空地,没有罣碍,让东门楼显示出大气的空间格局,我们在门楼下照了到此一游的合照,毕竟美浓在屏东,不是能常常来的,有人在此还挨白美女揍,原来是破坏了画面镜头,东门楼楼上匾额“大启文明”,据传为进士黄骧云所题,解说牌是仿日据时的建筑型式,简单的水泥构造,有极简主义的禅意。

东门楼现有的门楼是46年改建的,仿清朝龙檐凤阁形式,也有其古典的面貌,中日对照,相异其趣,这里没有破坏文化的摊贩,没有挡住天际线的高楼,乡人游客各安其所。
 
车子往老街开去,因为待在美浓的时间不够多,所以有些民居只能在游览车上慢慢开慢慢看的造访,其实来美浓探访民居,应该是走路或骑脚踏车慢慢逛的,美浓也是我所看到的最多堂号密集的地方,导览的讲义上,都有一张是堂号姓氏的对照表,老屋正厅外门上,都挂着堂号,老街房子的门头上,也都贴上红色的五福纸,红艳艳的大红色,这是台湾红,属于台湾人的生命力,尤其是那么多的匾,看都看不完、照都照不完。



匾额对联是中国建筑装饰的重要元素,是一栋房屋落成的句点,没有堂号对联的古厝,就如没有落款盖章的国画,未下句点结尾的好文章。 

老街旁有两个渡口,名称都满好听满有意境的,“南栅门渡船口”和“花树下渡船口”,都有标示牌,另有阿弥陀佛坛,有发起人及堪舆师人等的乐捐芳名,总之这种坛不一样就是不一样,老街尾端“锦兴行”是传统式的蓝衫制作店,名片上写着74年老店全省独一无二,那真正是国宝级的文化资产了,很多人在此照相闲话家常。

老街的最后一站到美浓国小,正好有人结婚在里面办喜事,汽球圈成一个拱门,学校里面有个“国子监大学生……”的碑,数位记忆卡已经没有空间,碑的故事再查了,堂号、蓝衫、老渡口,是美浓老街特有的风情。 

我们冲着美浓而来,美美浓浓满满的文化溢出来,美浓是还未沦陷的文化资产,几乎没什么摊贩,文化比摊贩多,相较于北台湾的小镇,满坑满谷的摊贩,摊贩比文化多,我有次假日去深坑、北埔,摊贩和游客像流水般的溢过老街寺庙,吓的我心里希望赶快逃离现场。

行程已近尾声,离开老街到圣迹亭去,美浓圣迹亭颇有名气,圣迹亭也象征着文风,之前看过多次旧照片,古意盎然,现今已整修,只简单照相而已,桃园也有很多的敬字亭,是另一方面的资产,多人不知,离开圣迹亭时,上车地点又是一烟楼。

美浓原乡情,美美浓浓原汁原味的乡土情,“我展开一双翅膀……”。

——转载自虎茅庄的旅行 http://home.kimo.com.tw/tigergrasstown/
本文仅供网站阅览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日本香川赞岐满浓公园百花争艳
日本香川单车一日游:琴弹公园、钱形砂绘
日本小豆岛骑单车吹海风 纾压好逍遥
单车漫游:淡水河金色水岸自行车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