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志强:我为什么主张要对反日热情进行冷思考?

浦志强

标签:

【大纪元4月26日讯】对近期国内的反日热潮,笔者的悲哀多于兴奋。在草木皆兵的四月,街上冷不丁冒出这么多人来,成箱的鸡蛋任由示威者抛掷,而警察居然袖手旁观不予制止,谁都会感到费解。国内新闻照例是一边倒,新浪网上充斥了国际社会对暴民声援的假新闻,似乎中国人再次占足了理。笔者认为,倘若反日游行只有情绪的发泄,不仅参加者的意愿没有表达,甚至连自己的意愿是什么都未必清楚,那无疑将是可悲的。群众运动一旦被情绪所主导,则要么是短命的,要么是灾难性的。

游行示威的共性,是大多针对本国内政,涉及外交的话题也不例外。但十几年来,内政大多不容国人置喙,外交也一概乾纲独断。政府习惯了无端剥夺公民权利,上海公安就曾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由,数十次拒绝许可愚文的游行申请。官方在声明中,呼吁参与者应事先申请并取得许可,表明其操纵民意的目的已经达到。但这部特定时期为取消游行而颁布的法律,却没有任何可操作性,甚至其本身就是违宪的——要么是违法游行,要么便没有游行!毋庸置疑,国内的游行几乎都是非法的,或者至少有违法因素存在。法律规定游行过程中不能出现暴力,但警察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也很少有人为此而受到追究。

世道变了,虽然“坏的像党员”依然如故,但“穷得像教授,傻得像博士”却早已时过境迁。知识阶层“富裕不忘国家”,被胡萝卜整体收买,在大棒下噤若寒蝉。“学成文武艺,售与帝王家”已成为主旋律,只要十年寒窗足以经世致用,并且肯出来为党工作,读书人的境遇都已普遍改善。但人们已经不能随便说话,否则便会危害国家安全;不便给自己的读书会命名,否则便涉嫌结社和组党;不能研究真问题,因为没人敢给你发表。缺少具有道义担当的知识份子,长期忽视对民众的启蒙和引导,忽视对本国历史的梳理,导致非理性因素在街头运动中大行其道。

中国人对日本的敌视,情绪向来激烈。究其原因,除了日本缺乏真诚反思,军国主义屡有抬头外,中国的国民教育倾向难辞其咎。中国人对日本的理解,大多来自儿时的文学和电影作品,似乎日本人不是鸠山就是龟田,除了猫眼儿司令便是猪头小队长,一个个青面獠牙面目可憎。而日本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中日交流对中国的意义,甚至日本政要已有的歉意,则被有意无意的忽略和掩盖。困扰中日关系的教科书问题,也缘于国人将其与中国的统编教材等量齐观。我们对本国历史的曲笔知之甚少,复以为日本也是全国一本书,倘非熟读钦定经史即难以通过“高考”。这种心态驱使民众反应过度,自属情理之中,但若不加反思,其为祸必愈演愈烈。

现有的五大常任理事国席位,是当年东西方阵营妥协的结果。看看中国近年来投了多少张弃权票,就会了解我们的影响力究竟如何;想想美英自行解放伊拉克,就会明白联合国的边缘化有多么严重。没有美日的支持,联合国势将不国——世界已无法忽视日本的存在,恰如无法漠视中国的崛起。若想成为常任理事国,日本当然需要进行深刻反思,而中国政府和民众需要考虑的,不是一味发泄怨气,而是如何以谋求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非理性的游行已使中国蒙羞,李肇星的嘴脸,就是中国形象的真实写照,可憎又可悲。就像当年《中国可以说不》出笼之后一样,中国又将面临主流文明的进一步遏制。他们会普遍担心,为中国现代化作出了如此巨大贡献的日本,为什么仍然得到如此恶意的回报?中国还是不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民族?游行的参加者可能没有想到,假如没有了与西方的合作,封闭状态下的中国还能否健康发展?国民付出了巨大代价换来的入世是否还具有实际意义?

笔者担心,假如仍然对所有游行申请都不批准,以后将不会有谁会去申请;假如将所有组织者都视为乱党,日后也将不会有谁公开自己的意愿;假如对暴力行为不予制止,所有的游行都将充斥暴力。长此以往,人们的理解必然是,官方允许的可以游行,政府禁止的不许游行;针对内政不准游行,而民族话题便可以游行;和平的游行将扰乱社会秩序,安全的游行竟可以合法地施暴!公民权利的行使,势必就此走入歧途。

值得欣慰的是,由于互联网的存在,外部世界对这种假民意的负面评价,已逐渐被国内人士所了解。由日本教科书问题引发的对中国历史真相的探讨,也随即展开。或许,结束政府垄断资讯的时代,已经为期不远了,这倒是中国政府始料未及的。

2005年4月24日
于耶鲁大学中国法律中心(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人物真相】杨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牺牲品?
冯睎干:彭定康仗义执言
【名家专栏】摧毁共产主义从各州开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